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清新福建・品绘八闽 ——2025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福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千年的茶韵与匠心。

清新福建・品绘八闽 ——2025 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为深入学习文化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推动文旅融合高校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激发大学生创新为动力,促进大学生全民阅读健康发展,特举办“清新福建·品绘八闽--2025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欢迎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清新福建・品绘八闽 ——2025 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福建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

承办单位:

FULink三创信息服务工作组福建理工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

广州冠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天益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台支持:

翼狐设计学习库

参赛对象

福建省普通高校在校师生(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

赛程安排及

报名方式

1. 赛程安排2025年4月23日-8月31日:征集作品

2025年9月1日-9月15日:网络投票

2025年10月:作品评审和现场研议

2025年12月:颁奖典礼

2025年12月:优秀作品展览

2. 报名方式

大赛统一采用官方网站:https://lib.yiihuu.com/act/fjwcds2025注册报名。

清新福建・品绘八闽 ——2025 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扫码即可报名参赛参赛者可进入大赛合作平台“翼狐设计学习库”获取设计类课程学习及灵感参考,提升个人设计技巧,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创作品。

奖项设置

清新福建・品绘八闽 ——2025 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获奖者将由大赛主办单位统一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由大赛评审委员会综合参赛高校的参赛作品数量、作品质量及提交作品规范性确定。

*大赛主办方有权根据投稿情况酌情调整奖项数量。

大赛主题

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多个主题参赛:01闽茶千年·匠承新篇——福建茶文化创新设计方向
福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千年的茶韵与匠心。从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到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再到福州茉莉花茶的清雅芬芳,闽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享誉世界。茶,不仅是福建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参赛者可以以“闽茶千年·匠承新篇”为主题,聚焦福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茶道、茶品、茶器、茶俗等元素,以产品实物设计或平面设计的形式,展现闽茶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茶具、包装设计,还是茶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皆可成为表达载体。通过创新设计,焕新茶文化的时代表达,助力茶产区产业升级,推动茶文化年轻化传播,让千年茶香浸润当代生活。

02“向海而兴·福舟扬帆”——福建海洋文化创意赋能计划方向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千百年来,福建先民傍海而居、向海而兴、拓海而荣,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到妈祖信仰,从闽商精神到船政文化,福建的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的动力。参赛者可以以“向海而兴·福舟扬帆”为主题,以产品实物设计或平面设计的形式,展现福建海洋文化的开放性与创新性。设计方向可涵盖航海主题文创、海洋环保公益产品、水下考古IP衍生品、滨海文旅体验设计等。同时,可引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概念,探索虚拟海洋文化展馆或数字藏品等创新形式,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海洋文化走向世界。

03“书香校园·阅见未来”——图书馆+阅读文化设计方向福建自古崇文重教,是“海滨邹鲁”之地,拥有深厚的阅读文化基因,从朱熹讲学的武夷精舍、到近代严复译著《天演论》的思想启蒙,福建始终是中华文脉的重要传承者。在数字化阅读与碎片化信息时代,如何以创新设计重塑深度阅读体验,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是文化强省战略的关键命题。参赛者可以以“书香校园·阅见未来”为主题,以产品实物设计或平面设计的形式,融入图书馆+阅读文化等元素,或以FULink资源与服务、合作与共享为理念,或以图书馆建筑、空间、阅读推广等为载体,或以书名、作者、人物、封面等为元素,或以具有福建鲜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如闽版书籍、闽籍作家等为IP,用创意点亮未来,让更多人拥抱阅读。

类别要求

(一)平面设计类1. 形式:海报、漫画、文旅品牌IP形象、表情包等。

2. 要求:统一为JPEG格式,300dpi分辨率,RGB模式,单张图片尺寸为A1竖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手绘作品不限制比例,可扫描或拍照上传。

(二)产品实物类

1. 形式:学习生活、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阅读元素等文创产品,已经形成产品形态的设计作品,可直接提交产品照片,不再提交设计效果图,实物作品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能体现作品原貌,并标注作品尺寸(长×宽×高cm)。

2. 要求:统一为JPEG格式,300dpi分辨率,RGB模式,单张图片尺寸为A1竖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手绘作品不限制比例,可扫描或拍照上传。

投稿要求

1.主题要求:围绕「福建茶文化」或「福建海洋文化」或「图书馆+阅读文化」创作(可结合图书馆资源),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健康积极,拒绝低俗暴力元素。2.投稿形式:可跨类别提交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限6张以内),实物作品需提供电子图片文件,含多角度JPG或JPEG格式照片及设计说明。

3.AI说明:禁止直接提交未修改的AI生成内容,允许AI工具辅助创作(核心创意须人工完成,且内容不可造成侵权行为),若无法提供能证明作品原创性的高清源文件将取消参赛资格。

4.版权责任:作品须为原创,且无著作权、肖像权等其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纠纷,如发现抄袭、盗用或AI滥用,取消资格并追责,损失由投稿者承担。

5.作品留存:所有投稿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源文件。

活动流程

(一)选手报名参赛及在线投稿2025年4月23日至2025年8月31日

选手通过活动官网(网址:https://lib.yiihuu.com/act/fjwcds2025)填写个人真实信息,提交报名。完成报名后,可在线提交作品,按要求填写作品相关信息,提交审核,通过后于官网展示。征集截止之前可多次投递作品,但不可重复提交相同作品。作品审核通过前可随时修改,审核通过后不可修改。如审核不通过,请查看原因并修正后重新提交。

(二)网络投票

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5日

为增强大赛的互动性与公众参与度,本次大赛将在优秀奖评审环节增设网络投票通道。所有通过初审的作品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展示、公示,公众可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网络投票得票前十名的作品将直接获得优秀奖。网络投票旨在让更多人参与文化创意传播,提升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投票需注册并登录账号,每个账号每天有5次投票机会,可为5个不同的作品投票。严禁恶意刷屏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作品评审及现场研议

2025年10月

现场专家评委对两个类别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通过评分和研议两个环节完成评审。评分阶段,评委们通过对作品进行打分,按照每个类别作品得分情况由高到低排序,选出排名靠前的作品6件及同分数作品,为该类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候选获奖作品,同时选出优秀奖候选获奖作品。研议阶段,评委们将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重新评议,决定获奖名单,最终结果揭晓后公示5个工作日。

· 研议标准

创新性:作品具有新颖设计理念、创意思想

美观性:构图饱满、色彩和谐,具有设计感

主题性:充分贴合主题,充分体现作品人文价值

传播性:作品易于传播,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专家邀请

拟邀高校图书馆馆长、高校艺术设计相关学院院长、设计行业知名设计师等领域人士担任专家评委。

(四)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览

2025年12月

成果转化及展览

1.大赛组委会将依据参赛作品的申报资料,以作品的创新性、文化价值性、实用落地性为标准,筛选出有产业项目孵化能力的文创产品,进行后续对接指引及授权签约,促成“文创作品——文创产品”的成功转化,并举办相关成果展览。2.为获奖作品举办线上线下展览,进行公益宣传及文旅推广使用。

3.获奖作品有机会获得免费外观专利申请扶持,大赛组委会将酌情挑选延展价值高的作品进行相关扶持。

相关事项声明1. 参赛作品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进行申报参赛(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填写报名信息时需在姓名栏目里填写所有合作者,以第一个名字作为第一创作者,以此类推;以顿号“、”隔开多个姓名,以首位姓名成员作为联系代表填写其余相关信息)。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参赛者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学校名称、学籍信息等。主办方将对参赛者信息进行核实,若发现(如随意填写学校名称、冒充他人身份等)将取消参赛资格及获奖荣誉,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2. 参赛作品既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设计方案;既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参赛作品应紧扣大赛主题和征集方向,突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元素,彰显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应贴近生活、具有实用与可生产性,不得出现黄色、暴力、宣扬邪教或迷信等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等内容。

3.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对外公开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已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参加过各类评审、其他竞赛或曾经发表过的作品不得参赛(高校毕业设计作品除外,符合大赛主题的毕业设计作品允许参赛)。凡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4. 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学校、单位等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5. 参赛者提交的电子作品文件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实物作品若入围获奖,需寄送作品实物配合大赛组委会进行展览,相关展览结束后进行退还。需退还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按参赛者申报时所填写联系人、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以邮寄方式退还,如上述联系方式和信息有误致无法退还的,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予以免费保留60天,并由参赛者在此期间自行前来领取或另行约定邮寄退还;逾期未领取或未约定另行邮寄退还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实物作品,并同意授权大赛组委会全权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免责。

6. 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届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遵守大赛相关规定。

7. 大赛组委会有权对比赛规则进行补充修订。

8. 大赛组委会对本届大赛相关事宜保留最终解释权。

知识产权说明

1. 参赛团队或个人必须对所提交作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如发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将取消其及其所在团队的参赛资格。2. 所有参赛选手报送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大赛组委会及相关单位享有对参赛作品以非盈利为目的的发行、成果展览、表演、信息网络传播、摄制、翻译、汇编、宣传、推广、推介、评选等权利,且不需支付报酬,保留作者署名权。大赛组委会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深化、制作和展示,并由参与活动组织的图书馆用于作品展示、文化建设、对外交流或进行其他相关宣传等非商业用途。

3. 大赛组委会将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建议参赛者在申报作品时,进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如参赛者未在公开展示前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申请,造成专利新颖性丧失,大赛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4. 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商业化开发使用等具体事宜可另行与相关方签订协议。

联系方式

赛事咨询电话:陈老师0591-22863394大赛QQ群:1013741501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