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artnow采访了香格纳画廊的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听他谈论在时代更迭的背景中香格纳画廊的变与不变,以及对整个艺术环境的看法与期望。
香格纳新加坡空间
作为上海首家当代艺术画廊,也是最早落户上海的外资画廊,香格纳画廊自1990年代起就开始见证并亲历整个上海艺术界的变化。此后至今的二十余年间,除了将数以百计的展览带到观众面前之外,香格纳画廊也经历了搬迁和扩张,从M50创意园迁址至画廊与美术馆林立的西岸文化示范区,香格纳北京和新加坡空间也相继成立,这标志着香格纳画廊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标志性画廊之一。其多年来发掘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余友涵、梁绍基、张恩利、杨福东、徐震等,以及陈维、孙逊、赵仁辉、闫冰等中国乃至亚洲的青年艺术家,不断的艺术输出与影响将全国乃至亚洲片区的艺术家、藏家和众多艺术爱好者与从业者联系到一起,成为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题展“日常工作”
香格纳上海西岸展览现场,2023
在香格纳画廊成立之初,你预计它会对这个城市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达到最初的期望了吗?或者有什么变化?
劳伦斯·何浦林:起初,我是希望中国的当代艺术能有面向观者展示的空间。而现在公众对于公共文化场馆和艺术展览的兴趣大增,且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包容的程度都在提高,这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现象。
但目前相比起上海众多的人口和文化需求而言,这里的艺术空间尚处于不饱和的状态,无论画廊、机构还是艺术市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实还有很多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施勇,一个人的艺术史
香格纳上海西岸展览现场,2021-2022
香格纳画廊作为上海最老牌的画廊之一,见证并经历了整个上海艺术界的变迁。你认为与香格纳画廊刚成立时相比,现在的上海艺术界有什么变化?
劳伦斯·何浦林:香格纳画廊成立之初是在1990年代,在当时,当代艺术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圈子,也鲜有观众问津。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上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和画廊,随着城市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打磨,都呈现出愈加专业的姿态。与此同时,展览、公教、宣传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相应的受众和辐射面都拓宽了,因而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起当代艺术本身。
香格纳M50空间
2016年,香格纳画廊从M50创意园迁址到西岸文化示范区内的新建筑中。而在当时,西岸尚未形成自己成熟的艺术氛围。请问你在当时是如何考量的?
劳伦斯·何浦林:西岸想要通过艺术内容来发展区域经济,这样的城市规划,其实无论在国内外都非常难得。相比发展商业,发展艺术的想法很大胆,也需要有长期的发展计划。那时候西岸已经有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在前期的规划设想中,也已经会有其他画廊加入。这是香格纳画廊选择迁址的一个要素。
而且,香格纳画廊搬迁至西岸空间,我们也是希望将展厅的硬件条件作出相应提升。在二层楼的展厅之外,同时也新增了图书馆这个公共空间,除了记录和开放香格纳艺术家的文献资料外,还能有最新的艺术期刊和杂志供观众借阅,能给大家提升完整的观展体验。
香格纳上海西岸空间
现在西岸文化示范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画廊和美术馆,如西岸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艾可画廊、池社等等,你认为在一个地区拥有这么多的画廊有什么好处?
劳伦斯·何浦林:艺术机构和场所的增加一旦形成了一定规模后,就势必能够形成区域性的艺术氛围,彼此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和交流。
现在上海的艺术市场可以说是蓬勃发展,这其中是否也有隐忧?
劳伦斯·何浦林:现在上海与国内外的交流都很紧密,我们能看到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国际性大展和艺术博览会在这里发生。无论对于艺术家、藏家还是艺术从业者来说,这都是非常积极和正向的。特别是年轻艺术家,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和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能最终转换到他们各自的艺术语言中去,从而为艺术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
徐震®,走神
香格纳上海西岸展览现场,2022-2023
香格纳画廊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收藏体系,记得你曾经说过,你对代理(年轻)艺术家“必须抱有怀疑态度”。请问现在香格纳画廊在代理艺术家时是否有新的考虑?你倾向于在一个艺术家身上找到什么特质?
劳伦斯·何浦林:“独特”与“创新”。当代艺术的呈现形式和风格都相当多元化,因此在代理艺术家时,画廊首先需要观察艺术家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及是否能在个人的整体创作道路上持续生发全新的想法。香格纳也会努力为合作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平台和帮助,这是画廊长期的事业。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而重新开放也为艺术和市场的重新启动提供了机会。你认为收藏家们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仍然有信心吗?
劳伦斯·何浦林: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并没有停滞,而是处在一种厚积薄发的状态中。我们能做的、想做的还有很多。立足当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主题展“日常工作”
香格纳上海西岸展览现场,2023
今年的瑞士巴塞尔正在举行,香格纳画廊会带去什么?
劳伦斯·何浦林:这次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呈现了李山和杨福东两位的个人项目。李山系列作品“苏美尔徊响”延续了他近三十年的“阅读”系列并开启了他对生命起源命题的新的探索研究,彰显艺术家对生命意识的体察以及生命终极的自由表达。
杨福东的“北山上”在现场搭建了一个类禅房形式的沉浸式空间场域,集多屏影像、镜面装置、绘画、摄影以及综合媒介作品,非常值得前往展位现场沉浸观看和体验。也是杨福东继2020年于香格纳画廊个展创作的最新作品《无限的山峰》至今,对于“意会电影”的又一重要拓展实践。
你对2023年抱有怎样的期望?
劳伦斯·何浦林:希望能够通过中西方艺术圈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持续释放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活力与影响力。同时,我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与艺术家们一同成长,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