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刘建华:艺术家的工作就像挖掘机,需要不断深挖

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存在与虚无之间,有意义与无意义之间,勾勒出了艺术家一脉相承且丰饶悠远的创作版图。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周易·系辞上》的这句话被引用到刘建华最新个展的展览标题“形而上 器”中,借由或具象、或抽象、或整体、或碎片的作品与展陈形态,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存在与虚无之间,有意义与无意义之间,勾勒出了艺术家一脉相承且丰饶悠远的创作版图。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展览展出了10组诞生于艺术家不同时期的陶瓷材料创作、大型公共雕塑以及为本次展览量身定制的大型装置。复星艺术中心二楼展厅被艺术家转化为一片汪洋,展厅内临时搭建的五个展示空间如同海面漂浮着的五个载满了陶瓷作品的“集装箱”,不远处仿佛铁幕一般的作品《1.2 米》阻隔了原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商船”。三楼展厅则是由陶瓷粘土和泥浆铺设而成的一片行将消失的“涝池” ——诞生华美陶瓷器的泥池被如实复原与保留,层叠的泥团上似乎还残留着工匠的独特手感。遍布展厅地面的一组作品《蔓延》,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将“散落”的几个空间重新连接,让展览成为一个既变化又统一的整体形态。

刘建华  1.2 米  2012-2020,装置,1680 x 650 x 15cm,铁丝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1.2 米》作品细节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在近40年的创作实践中,刘建华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反复研究与实验,在艺术语言与表达方法中不断纵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品面貌。以中国传统材料——陶瓷为基点,他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技术、功能与意识形态的壁垒,甚至将这些所谓的“限制”带入到创作,在束缚与颠覆相互交错与变换的结构关系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与表达上的“绝对自由”。

《塔器》,2021-2022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正如策展人鲁明军所说:“过去的瓷器是日常使用的器皿,但追溯历史,在宫廷御用或海上贸易时,瓷器又扮演了另外一层角色,所以它具备着另外一项功能,这种功能在刘建华老师这里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是出于另外一层含义。整个展览,刘建华老师的作品其实是把瓷器原本功能全部剔除了,只剩下瓷器的基本造型,甚至只有一个局部的造型。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它又是一个具体的词语本身,属于‘器’的范畴。而在最早的《周易》里古人所说的‘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器’和‘道’是对立的。把它从原来瓷器本身非常确定性的含义里解放出来。所以展览名称‘形而上 器’是这样的含义,它既可以‘往上’也可以‘往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三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超越具象之“器”,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意识与“道”之空间,艺术创作中的语言、方法、材料、观念便不在局限于刻意地彰显和表达所谓的具体的作品形态与呈现方式,而是触达到了一种更为深邃且无形的艺术精神之地。刘建华的作品,似乎一切都与材料有关,但又超越了材料本身的物质性,在时光流转与不断地内化间,逐渐转化为了一种艺术家的理想,以及照见当下思考的载体。

《塔器》,2021-2022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99艺术网

刘:刘建华

99:关于这次展览,馆方表示,这是建馆以来布展难度最大的个展。您的很多展览,在布展上都很复杂,似乎也像陶瓷艺术一样,有着各种有难度的工序,而展览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件整体的作品。在您看来,您的作品与每次展览空间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您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审美和感官体验?

刘: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空间感和设计感都比较强,与一些传统的美术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从空间本身的角度来说,可以实现将作品形态和策展理念相结合的要求。

每次面对一个展览空间,我都需要进入到一个内部的结构中去思考和消化。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几个空间有着比较大的反差性,所以在跟策展人鲁明军去过现场之后,我们都在思考,这个展览如何有别于其他展览,以及怎样将作品与空间产生某种统一和对话。基于此,我想是否可以将不同的作品分成独立的系列,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中,以“盒子”(“集装箱”)的形式呈现。这个想法与策展人也不谋而合。

刘建华在展览布展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结合空间,您是怎样把陶瓷这种材料、陶瓷的贸易史,以及不同的作品串联起来的?

刘:鲁明军与我的想法非常一致,在展览的前期讨论阶段,他也认为可以把陶瓷放到中国的文化形态中,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历史演进中的一些问题和当下的思考。从古代中国贸易发端到全球化的当下,陶瓷的历史一直在延续,所以我希望能够让陶瓷成为连接时间与历史的一条线索。

我们在复星艺术中心展厅内临时搭建起五个展示空间,如同五个载满了陶瓷作品的“集装箱”,高低错落地“漂浮”在海面上。集装箱本身与贸易、商品、物流等概念相关,在整个大的展览空间中再套小的空间,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想象。同时,上海复星艺术中心隔着黄浦江遥望陆家嘴,在这里讲述有关陶瓷历史的故事,也有种过去与现在和未来的连接感。

整体来说,大展厅中的每个独立空间,在体量、高低、所包含的作品等方面,都存在变量关系,所以,我用遍布展厅地面的一组作品《蔓延》,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把这几个空间又重新连接起来,让展览形成一个既变化又统一的整体形态。

《痕迹之形》,2016-2022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对您来说,对于陶瓷贸易史和全球化的隐喻也是根据空间所生发出来的一个新的思考和创作角度吗?

刘:将展览放在一个社会学概念中的全球贸易史问题里去讨论是不准确的。陶瓷本身承载了历史的线索,我所思考的并不是去反映和描述这个线索。陶瓷作为一种物质材料,对我而言,是将其内化之后,转印为对当下的一种思考,从而创作出不同形态的作品,当然,每个系列所产生的观念和表达是不同的。

作为贸易商品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输出,陶瓷本身的历史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些都是既定的事实,而重要的是,我怎样借助这种材料来反映当下的思考。陶瓷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这个展览无需引导大家去了解陶瓷是什么,陶瓷在漫长的时间中经历过什么。我期望的是,通过陶瓷这个媒介,让大家走近艺术;通过这些作品,让大家产生一些对今天的当代艺术作品的思考。

每个艺术家通过自己熟悉的媒介,从自身文化结构和兴趣点出发,如何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和不同思考架构中的一个个“零件”串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同时,如何通过艺术家自己的敏锐度,把问题和思考内化之后进行表达,给大家带来一种像被针突然扎了一下的那种“突袭感”,我认为,这是艺术家需要去做的工作。

《境象》,2016-2022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感的传统材料,您认为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陶瓷作为物质材料的局限和自由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任何材料都会有它的局限和自由。以陶瓷作材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所要求的技术性很强,但同时,技术有时候也会成为语言表达上的一种束缚。但我认为,能否将束缚和限制带入到创作理念中,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

我们经常说,艺术作品要有新的表达,甚至是颠覆某些东西。在历史的语境中看待陶瓷,具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我认为,陶瓷作为艺术的载体和媒介,还有很多颠覆性的工作要做。艺术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界限被打破,包括科技、设计、新型材料等都可以运用在作品中,但问题的关键依然是作品与当下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会提“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我认为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词汇可以归纳。实际上,当代艺术就是“今天的艺术”,而对于陶瓷这个材料本身,也不应该放在一个以往认知的层面上去理解。

《白纸》,2008-2019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与架上绘画中的材料一样,陶瓷作为一种媒介,重要的在于如何去面对它、掌控它,突破传统的概念和限制,实现新观念的转变,产生新的意义。我倾向于在一个无形的,而非有形的时空中去看待一种材料。

一个艺术家长时间使用一种材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陷入到了一种惯性思维中,缺乏突破,但我认为,艺术家的每次突破,其实都是在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材料本身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会处在一个上下文关系中,无论是创作还是展览,都像一场考试,考察艺术家在这个阶段中是否有新的思考和表达。所以,如果只是停留在材料上,无疑是被局限了。

我一直认为,艺术家的工作就像挖掘机,需要不断深挖,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的变化而去创作,这是一个孤独的、寂寞的,但又是常态的工作方式。

刘建华在展览布展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互联网科技时代,大量快速传播的信息、巨量好看的图片,以及各种各样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会影响到您的创作角度和思考方向吗?

刘:科技的前进是必然的,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则相对滞后。科技能够帮助艺术家实现一些不同的表达,但这里的不同,不是要颠覆和摒弃之前的一切,而是在现有的语言系统里去运用这些新的元素和方法。

生活在当下的环境中,无论有没有真正使用到这些东西,它们都在我们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其中也包括破坏性的影响。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里创作,信息、文化和科技不断产生交叉,一些所谓的创新是处于自动建构的状态。比如,有些人虽然是在用先进的软件和科技手段创作,但又以传统绘画的形式将图像“还原”到画布上,如此来说,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种建构的意义到底在哪儿,是否代表了当下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气体》  “刘建华:形而上 器”展览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您的作品,包括此次展览中的《尺度》、《塔器》等等,会给人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尺度标准在里面,收放有度,不逾矩,有着很冷静的控制和秩序感,在您看来,这种秩序感和尺度标准来源于什么?

刘:在不断地学习、积累和经历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有时候我也会很感性地呈现一些自己的状态,但无论在观感上怎样变化,依然是处在自己的系统里。每个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工作的方式都不同,差异是方方面面的。天生的性格特点、经历、知识的积累等等,在作品中会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反映。

《尺度》,2022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一层户外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所以说,这次展出的作品,也是一个长期思考和综合性的反映与结果?

刘:这次展览从最初的方案到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中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所谓变化只是其表,关键是不断深入地思考这个展览到底要做什么,怎样呈现我这些年的思考。这种思考所反映的,的确并不是对这一、两年中的思考的呈现,也并非是为这个展览而量身特制,它们实际上可以带入几年前甚至于十几年前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一套计划来推动执行。

整体来看我这些年的创作,有时候往前推一下又会往后退几步,停下来感受,然后再往前推,有一种刚柔并进的感觉。

《塔器》  “刘建华:形而上 器”展览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99:此次展览中有些作品是您在疫情期间完成的全新创作,面对疫情带来的极端复杂的现实环境,您的艺术创作是否受到影响?您对艺术的认知和思考是否有所改变?

刘:从疫情爆发至今已有三年。这三年不仅是对艺术家、对我个人,其实对所有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影响所触达的是有关体验、生存和对未来的思考等方方面面叠加在一起的问题。我的有些作品虽然是在疫情期间完成,但很难说是否与疫情存在某种关联。疫情对我产生的影响太过于具体,但这并非说明哪件作品是为了反映疫情的种种来创作的。在当下如此的生存缝隙中呼吸,怎样呈现出这种具有抽象意味的感受,从作品里,可能会带出某些信息出来。

展览“刘建华: 形而上 器”  二层展厅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