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借景:没有真实的重点,遮掩将毫无意义!

借景手法广泛应用于住宅设计、公共建筑、园林景观等领域。

图片

借景

目之所及、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借景手法广泛应用于住宅设计、公共建筑、园林景观等领域。引入自然景观和外部视线,提升空间视觉层次与情感体验,营造环境氛围,增强人与空间的联系。

如何确保外部环境的自然融入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如何平衡视觉焦点与周围景观之间的关系?

如何满足在不同的文化与地理背景下特定的设计需求?


01

“巧于因借”——经典作品

一座园林的体量是有限的,而合理利用“借景”手法,将在“意”中扩大景观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丰富游赏体验。

借景的核心在于有意识的将外部景观纳入内部视野,使得“他景为我所用”。

拙政园:在园内的“远山”景观设计中,通过窗户和走廊引入外部山水,形成层次感。

图片

拙政园

狮子林:通过假山和水池的布局,利用假山之间的缝隙引入远处的自然景观,增强空间深度。

图片

狮子林

西湖:雷峰塔的设计通过湖面反射和周围山景的结合,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图片

西湖

颐和园:在“长廊”设计中,利用长廊的开口引入昆明湖与万寿山的美景,形成视觉延续。

图片

颐和园


02

“遮掩繁杂”——门窗隔与塞

黟云·碧山酒店

建筑处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里,周边是具有徽式元素的传统民居。

通过空间的错落与布局,创造一个完全隔离于外界的内向型环境,使建筑内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同时也不影响外部环境。

图片

鸟瞰

临近周边民居的建筑墙面和院落几乎不设置窗户,通过内部庭院和天井创造视角与景观,在内部空间中与自然互动。在一些必须开窗但邻居距离很近的区域,为了保持隐私和舒适性,采用视觉错位的设计来进行规避。

图片

向外开窗借景,斑驳马头墙

图片

向外开窗借景,框景后山

图片

楼梯间望向天台


03

“一框一景”——框架引导视线

广东建邦杭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矩形、圆形、L形等简洁的建筑体块,结合墙体、廊道和架构等极简的园林元素,组合成三进的主体庭园序列,以及相互渗透的次级庭院和各层平台。

立体化的外部空间使建筑群不再是一览无遗,而是通过室内外的互动,活动体验中逐渐展现其魅力。

图片

入口门廊

图片

光影效果

通过层层递进的主庭园序列,建筑体量经过减法处理,形成丰富的室内外对景,为各功能区提供多样的室外空间和交往场所。

以鱼池和木亭为中心的观鱼庭与全落地玻璃围合的多功能会议厅相互呼应;连续院墙上的开口和轮廓变化,强调周围山体和绿植的借景效果。

图片

连续院墙

图片

院墙开口作为景观延伸


04

“续写韵律”——营造层次感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首都正北方向的平原与浅山区交界处,周围森林茂密,环境幽静典雅,景色宜人,被称为“京北世外桃源”。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就坐落于此地。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处废弃的采石场。

图片

院墙开口作为景观延伸

图片

鸟瞰图

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沿轴线依山就势,分级布置主体建筑,体现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礼乐交融的特点,通过东西两侧建筑体量的控制,将山景引入建筑空间中。

图片

屋顶层次韵律


05

“伴韵成章”——材质与色彩

復嬰閣文化院所有玻璃面去掉复杂的框架,大方地让建筑内外形成“对景”。走廊的地面和尽头的咖啡吧台均采用红砖,顶部与墙面也去掉繁复的线条。原本低矮狭长的走廊因空间的简洁统一而弱化了形体的存在感。外部环境带来的鲜活气息与走廊中央的树所象征的生命交相辉映,反而成为这个空间的主角。

图片

游廊长窗通过体块几何关系的营造,原本杂乱的钢结构转化为空间节奏的律动。同时,在此处营造一处水景,汀步穿行,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窗外的垂绦绿意“借景”而入,形成了一方“园景”,放大了景观的潜力。

图片

游廊


06

“由内映外”——开放空间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创新区

“空院不见人,但闻喧竹声。返景入林院,复照静池中。”

图片

青山别院基于校园现有建筑的肌理和立面风格,规划布局形成开合适度、节奏分明的空间格局。这种设计既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景观要素,又有效规避了不利的景观朝向,营造出层次丰富、步移景异的景观体系。整体布局序列清晰、层次分明,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图片

空间层次分析

同时,灵活简洁的建筑形体与院落布局有机地消解了地形高差,避开不利朝向,创造出尺度宜人、促进交流的科研学术空间。


结语

没有真实的重点,遮掩将毫无意义。借景的意义在于通过外部环境的巧妙引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借景不仅能够引导视线,创造视觉焦点,还能营造出空间的情感氛围和叙事性。通过与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互动,借景赋予建筑和空间生命,使其不再单调,而是充满生机与变化。因此,借景不仅是形式上的装饰,更是对空间深度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