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海报便对宣传电影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海报被张贴在街头,以视觉语言虏获潜在观众的想象。特别展览《大银幕:历代电影海报》(The Big Screen. Film Posters of All Time)以电影海报为主角,呈现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的300幅海报。展品出自德国国家博物馆旗下艺术图书馆平面设计收藏馆馆藏。这一海报展由柏林国家博物馆、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德国电影资料馆合作举办。展览于2023年11月初开幕,将持续到2024年3月初。电影海报的历史与电影这一媒介几乎同步开始。
《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2007年
1895年,法国卢米尔兄弟使用当时刚发明不久的电影摄影机(cinematograph)制作了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离开里昂的卢米尔工厂》。同年,在巴黎、纽约等大城市街头,人们开始看到历史上第一批电影海报。《大银幕》现场时间跨度达120年的海报,向观众集中呈现了1905年至今的电影海报史:从默片时代流行的版画,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平面设计师为《新电影艺术》(Neue Filmkunst)和《阿特拉斯》(Atlas)创作闻名世界的海报,到今天介于纸张与像素之间的设计。除德国本土的海报,来自法国、波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作品也一同展出。
《<朝圣者>里的卓别林》(Charles Chaplinin the Pilgrim),Conny,1929年
什么是好的电影海报?这一问题取决于观者的眼光,个人偏好与经验都很重要。在挑选海报环节,展览《大银幕》和柏林电影节合作,邀请了26位电影业从业者参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导演、影评人、设计师和影院管理者各自从馆藏的5000多件藏品里选取了他们最喜欢的海报。多元的海报也展现出二十世纪电影史的丰富多样:从经典电影《泥巨人》(The Golem)到邪典电影《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和《恐惧与厌恶在拉斯维加斯》(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从阿尔莫多瓦的艺术电影、各类独立电影到好莱坞商业大片,如《大白鲨》《星球大战》和《指环王》。德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一些设计师如伊索尔德·鲍姆加特(Isolde Baumgart)、赫尔穆特·布拉德(HelmutBrade)、汉斯-希尔曼(Hans Hillmann)等人的作品也被选入这次展览。
《大都会》(Metropolis),鲍里斯比林斯基(Boris Bilinsky),1927年
鲍里斯·比林斯基(Boris Bilinsky)1927 年为法国版影片《大都会》(Metropolis)设计的长3米,宽2.2米的特大海报,被视为展览现场最著名的展品。一幢幢风格极简的摩天大楼由近到远,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共同堆积成一座水泥森林的大都会;片名被拆开成十个独立的红色立体元素,散落在高度参差的水泥森林间。上世纪20年代初,比林斯基从俄罗斯移民到欧洲。1923年,有戏剧工作经验的他搬到巴黎,一边学绘画,一边在电影界接手布景、服装设计和海报设计的工作。他为让·爱泼斯坦(Jean Epstein)导演的《摩戈尔雄狮》(Le Lion des Mogols)设计了服装和海报,从此成名。1927年,已经是当时知名海报艺术家的比林斯基受法国发行公司欧洲电影联盟委托,为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大都会》设计法国地区的海报和宣传物料;他为这部影片设计了不同尺寸的四张海报,风格各异,其中一些已经失传。
《遗产争夺战》(The fight for the inheritance),柴利叶斯·克林格(Julius Klinger),1913年
于1918 年首映的丹 麦科幻电影《火星之旅》(Himmelskibet/Das Himmelsschiff)的德国版海报,第一眼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科幻小说的封面,具体设计师信息不详。海报中央为影片男主角阿凡提·普拉特里(Avanti Planetaros),背景为粉色云层。他仰望左上角的白色飞船,飞船正向他头顶的红色火星行进。美国版《火星之旅》(A Trip to Mars)海报将漫画与剧照糅合,以一辆飞船为主视觉元素,整个气质更喧哗;而德国版则采用的是叙事表现主义风格的版画,体现当时欧洲默片电影流行的海报风格。奥地利犹太艺术家朱利叶斯·克林格(Julius Klinger)为1913年的《遗产之战》(Der Kampf um das Erbe)设计了海报,同样采用版画这一媒介,并以影片两位主角共同对抗八角怪兽这一情节作为主要元素。二十世纪之交,克林格与当时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和新艺术风格(Jugendstil)这两大艺术设计流派都有联系。他的艺术声誉主要体现在他的平面设计上,无论插图、图形装饰还是海报,都带有他的标志性风格:简约的图形和直接的信息。
《火星旅行》(A Trip to Mars),佚名,1918年
德国平面设计师库尔特·格弗斯(Kurt Geffers)为沃尔夫冈·施陶德(Wolfgang Staudte)执导的动作片《旋转》(Rotation)设计的海报,可以说展现了转型时期的海报设计语言。两次大战期间,格弗斯在柏林艺术大学的前身学校学平面设计,毕业后,他一直在柏林从事商业广告和书籍插图设计,也为许多德国和国际电影发行公司设计了电影海报。他的大部分作品风格上仍根植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叙事表现主义传统。格弗斯被视为“风景插图式电影海报”的代表人物,这类海报通常会提及影片的特定场景,且将场景和主角头像结合;格弗斯为《旋转》设计的另一张海报沿袭了“风景插图“风格。而展出的这张海报风格 相对简约:以黑色为底色,左上角搭配黄色笔刷,视觉中央是以报纸局部为填充的片名。
《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Odyssey),罗伯特·麦考尔(Robert McCall),1969年
波兰艺术家安杰伊·贝特兰特(Andrzej Bertrandt)最著名的作品是为《索拉里斯星》(Solaris)设计的抽象海报,黑色背景上,一个由圆形及无数网格组成的索拉里斯星状如黑洞,似乎在无限地流动及延展。这一富于视觉冲击力的结构和简约的图形成为他的海报设计代表作。贝特兰特于1963年毕业于华沙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自毕业后开始从事图形设计工作,为上百家公司设计了logo及包装,也与多家出版社合作设计书籍和唱片封面。自1969年起,他开始为波兰的剧院及影院设计海报。1972年,塔尔夫斯基将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贝特兰特担任其海报设计师。当年11月,这一海报在华沙举办的广告和电影海报竞赛中获得“最佳海报奖”。
《龙虾》(The Lobster),瓦西里斯·马尔马塔斯基(Vasilis Marmatakis),2015年
来自希腊的瓦西里斯·马尔马塔基斯(Vasilis Marmatakis)是此次海报展中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为希腊导演约里奥斯·兰西莫斯(Yorgos Lanthimos)《龙虾》(2015年)设计的海报通过隐去主人公身体,仅留下头部局部和双手,在简单的平面上制造出一大悬念。自2005年的《狗牙》(Dogtooth)起,马尔马塔基斯便开始和兰西莫斯合作。如《龙虾》,他的诸多抓眼球的海报都邀请观者开放想象,来填补画面里的空白。马尔马塔基斯认为海报可以是电影的一个切入点,它为观众提供一个合适的思维框架。“我一直是通过海报了解电影的。”童年时,他会纯粹因为封面来挑选录像带,通过海报,他发现了许多他喜欢的导演。
文章来源: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