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作为文化贸易平台亮相进博会中国馆,携手非遗传承艺术家呈现中华文化精品,向世界传递非遗艺术之美。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
借力进博会,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新冠疫情后进博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参展商数量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已成为推动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众多非遗作品中精挑细选,带来了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竹编和缂丝等近20件非遗艺术作品,为进博会中国馆增添更多文化元素和艺术气息的同时,面向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展示了中国非遗传承的非凡魅力。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呈现非遗之美
进博会中国馆的非遗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文化单位、商业机构以及艺术从业者前来参观,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进博会促进了联合实验室与国内外同行、商业伙伴间的沟通交流,扩大了联合实验室的国际影响。据悉,目前已有多个国内外机构与联合实验室达成初步合作愿景。
柬埔寨商务部国务秘书桑兴波拉参观非遗作品
守正创新,激发非遗商业潜能
此次参展的非遗作品主要来自浙江嘉兴钱利淮和江苏苏州顾建东两位非遗文化艺术家。
多年来,嘉兴市政府一直致力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并不断探寻其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机遇,积极推动非遗技艺的现代创新和国际交流。钱利淮作为浙江省非遗传承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将艺术创作与中国传统竹编技艺相融合,“守艺”而不“守旧”,展现出“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屡获各类奖项,激发了非遗文化的新活力。
2023年3月,钱利淮受邀为“宝格丽Serpenti系列75周年传世蜕变”珍藏艺术展制作艺术装置《洞天灵蛇》,充分展现了他对非遗技艺的创新性和国际视野。8月,以“中国竹编的现在进行时”为主题,其个人展览在日本东京举办,现场作品全部成交。他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受邀请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制作竹编画伴手礼《阡陌相通》,这一作品也得到了高度评价。10月布达佩斯艺术展期间,他与大卫猩球IP主理人袁泽铭跨界共创的艺术作品现场全部售罄,并与多家外国文化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钱利淮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
太湖石作品(左);竹编纹样作品(右)
本次进博会,钱利淮共带来立体与平面两类作品,造型别致、颜色丰富的竹编作品吸引了参会观众的关注。竹编“太湖石”,将传统工艺与自然艺术完美融合,展现太湖石“瘦、漏、皱、透”的力量之美,其平面纹样作品在六角编的基础上进行演化,技法更为复杂,竹条更为纤细。
目前,由钱利淮研发、创作的竹编作品已广泛应用于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体现出 “以竹代塑”的环保潮流,不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张,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度关怀。值得一提的是,钱利淮还尝试从草本植物中提取颜料为竹编上色,进一步深化竹编“取诸自然”的环保特质,本次参展多幅作品染色取自陕西富平柿子,颜色稳固且抗腐蚀,传递了一切取自于天然,又在天然中获得新生命的理念。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与其他丝绸工艺品相比兼具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作为缂丝技艺的传承人,顾建东通过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为缂丝工艺赢得了更广泛的关注。本次进博会,顾建东以《仙鹤寿桃》《福寿花卉》等团扇作品展示缂丝“通经断纬”织造山水人文的技法。顾建东作品《仿宋山水》曾获北京中工美展览金奖,作品《太湖石》被国风艺术馆馆藏,并为多部影视作品如《如懿传》《当家主母》等提供缂丝道具与工艺指导。
顾建东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
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于2022年9月1日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共同主办的文化贸易论坛上作为重要成果正式启动。成立以来,联合实验室发挥“智库+桥梁+平台”作用,聚焦数字文化贸易产业,致力于搭建文化贸易线上线下联动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并在国际IP合作、非遗的应用与创新,以及乡村振兴与城市艺术改造三大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涵盖非遗、艺术、音乐、游戏等多个领域。首次亮相进博会,数字文化贸易实验室以文化为媒,触达海内外艺术同行与商业伙伴,共话文明互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