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们都热衷于为一块空白的画布寻找方法,来为白纸上的无限可能的混乱带来一些秩序。
其中,建立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黄金比例是最经典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创作技巧之一。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系列数字,0、1、1、2、3、5、8、13、21、34、……从第3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项之和,这与自然界中常见的比例有关。
而黄金比例则是将这些数字的比例映射到各种网格系统上。
黄金比例的理论认为,当这些比例应用于设计排版、构图等任何画面中,都会让它们从视觉上看起来更美,理由是黄金比例与自然密切相关。
也有人说,
"创新设计在网格之外。"
为了能够评估到底哪一种方式更好,我们必须先相对了解他们,毕竟,要知道如何打破任何规则,首先得熟知规则。
黄金分割率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分歧,但可以说没有其他理论像这样流行、有基础和影响力。
曾与迪士尼、新百伦、Wired、NFL 和 Sonic 等客户合作过,并在 Instagram 上拥有近 25 万粉丝的平面设计师:George Bokhua,曾经在他的标识设计课程中说过:
黄金比例是长度大约是宽度的 1.6 倍,这个比例曾经并且被一些人认为是最吸引人的比例。但 George 认为,用什么比例关乎设计师的个人喜好。
George 本人在设计图标和符号时,就更喜欢使用接近正方形的比例,他认为正方形的比例更加实用,画面更容易平衡。
他认为,黄金螺旋比例应该在合适的机会出现时使用。比如,如果是设计蜗牛的外壳,很明显比例不会起作用,这仅仅是因为蜗牛壳中螺旋的衰减值小于黄金比例(1.618…)。
但是,如果是设计天鹅颈,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天鹅颈并不是 100% 符合黄金比例,却仍然可以使用,仅仅是因为它更接近黄金螺旋。
在这种情况下,George 也很乐意向黄金螺旋是一种美的标准的“浪漫”理念致敬。
重要的是:
这些都只是指导方针,而不是创作的束缚。
“设计师不应将黄金比例视为限制,而应视为自由混乱中的一个框架。”
设计师应该自由选择他们认为吸引眼球的任何东西,网格和黄金比例只是帮助构建几何形状和其他设计元素,以达到设计师本身的意图。
世界著名的平面设计专家Steven Heller,曾在纽约时报担任艺术总监长达 33 年之久,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任教数十年。
在他曾经出版的标识设计书中,选取了当今文化中最知名的 50 个标识——从 IBM 到 eBay,从乐高到 NASA——并剖析它们,分析它们的组成部分、设计和最终应用。
那么,这 50 个标识是否都隐藏着黄金比例?
事实并没有,这个理论真的不能一概而论,除非这是你个人的美学追求。
经典的黄金比例可以造就出色的设计,但不是所有设计都必须建立于黄金比例之上。
不过,当我们怀疑规则,或想打破规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学习它们,学习好基础知识永远不会有错,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怀疑和打破的对象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