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凭科技,字体设计可以普及?

与以往的字体设计展不同,这次展览充满了多样性的“游戏”,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灯光、互动、列印等元素

纽约图书艺术中心新开幕的展览“芝麻开门:字形,科技”(ABRACADABRA:Letterform,Technology)受到了诸多非专业观众的好评。与以往的字体设计展不同,这次展览充满了多样性的“游戏”,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灯光、互动、列印等元素,让大人与小孩都能“玩”得不亦乐乎,所有人都能参与、实现,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字体”。

为什么平时看起来严肃平淡的字体变得如此好玩?策展人凯莉·安德森(Kelli Anderson)说本次策展灵感来自荷兰字体设计师、书法家赫里特·诺尔泽(Gerrit Noordzij)的名言:“字体设计是观察感知的极好模型,因为它具有严格的规则,也就创造出一个实验室般的工作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触手可及。形态与反形态(counter shape)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书面上的黑与白,这就是感知的基础。任何感官上的诠释都有赖于这种对比的原理。”

所以,为了让字体设计业重获全新的“圈粉力”,展览主办方“图书艺术中心”(Centre for BookArts)便找来了凯莉进行策展。出生于新奥尔良,现居住和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她,不仅能一手包办画画、拍照、剪辑、印刷、编码等创意,还被形容为一名“修补匠”(tinkerer),可以深入浅出地,用最普通的材料来解释现有世界中无尽的复杂性,并使其在多感官、丰富、人性化的层面上变得亲民。

展览的“插值”(INTERPOLATION)环节:以拉动“条纹化”的 N 字母,让其从直体转换成为斜体字形

凯莉的纸艺设计之一,以手动方式将扁平设计变成立体,也在不同面向的渐变色彩中带出了光学错觉感

展览小册子内页

展览标题忽隐忽现的设计,是用不同图层做组合而成

展览一角,充斥着大大小小的互动“游戏”

悬挂在天花般上的亚克力元素,像被拆解的字体,等待人们去发现和重组

而之所以在展览中加入“科技”二字,凯莉解释为“源自字体设计的历史”。凯莉认为,字形可说是世界历史的缩影。这些微小的形状反映了它们被设计的那个时代的思想、情绪和价值观。时至今日,字母的形状还有可能会引发一场从美学到哲学的辩论。她举例:人们可能会在凝视庄严的衬线(Serif)字体时联想到罗马帝国,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第一批衬线性物品,是拥有楔形的古代文物:即凿子敲击石头时留下的形状。“就像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昆虫体内的DNA 一样,罗马字形中衬线就巧妙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技术和美学风格。”

基于此,凯莉也相继提出了许多近期文化与字形之间的相关性。比如,20世纪初霓虹灯的曲线性、中世纪平面广告中的“中性”字眼,以及60年代赛车的仪表板上被扭曲得充满幻觉的标志等,都是字体设计所能启发的遐想。有趣的是,这次的展览之名亦有其幕后的典故。

谈到“芝麻开门”,便会立即联想到熟悉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但 其 实,这一词是 来自于 公元 2年,由罗马医生塞瑞纳斯·赛门尼库斯(SerenusSammonicus)提出的“咒语”。他认为 ,只要将“阿布拉卡达布拉”字样重复地写在护身符,并往下依序删掉一个字母,最终呈倒三角形的底部就会剩余一个“A”,这便是个可将疾病从佩戴者身体中排出的出口——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但在无法提供科学解释的那些年,人类往往会通过他们对建筑和简单机械的经验发现了三角形的结构力量。 甚至在数百年来,整个希腊世界都认为“A”字母具有诅咒和治愈的力量,并经常出现在宗教和医学仪式中。

所以,即使人们所熟悉的字母本体中并没有具体的空间来容纳和隐藏这些信息,但在通晓这些历史后,则有效开启充满趣味性的对话。这亦是展览的另一主旨。“正是通过这种表达,微小的字形也能将我们与历史和技术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凯莉说。因此,她亦希望人们在观展后会开始对在每个小店家的遮阳篷、邮局的标牌、计算机内的文档或回收箱子里的一切更为关注,好催生出与当代文明相关的不同想法。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电子产品的普及却似乎没有对字体设计领域带来更广大优势。对于凯莉而言,这是因为“计算机往往擅长物理世界不擅长的事情。所以,它只是个让流程变得自动化的数字‘工具’,拥有比手更快、更准确的操作功能。然而,就美学、动态和纹理而言,‘有机’的视觉感仍比虚拟的来得‘好看’。”她承认道。当然,即便自己的创意事业能起飞完全归功于互联网的出现,但这一科技也仅仅是个呈现作品并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桥梁。

文:张霓

图:凯莉·安德森、纽约图书艺术中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