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音一家中国原创家具品牌如今已经成立8年
作为国内最先成长起来的本土家具品牌之一它是极有家年度最受欢迎店铺销售额早已破亿目前国内有6家线下门店

是从第一家店粉红巷开始的在当时性冷淡风横行的年代他们做了一间大胆的粉红色店铺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个少女心品牌殊不知,仅探触到了冰山一角

于是我们采访了吱音品牌创始人杨熙黎
花一点时间,走进这一间「国货之光」感受治愈和设计的能量


吱音缘起
杨熙黎出国前,家中长辈问:你有什么理想?那时的她还回答不上来,热爱和理想,是很重的词。
在美国和日本留学多年后,打算回国创业时,她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做一个符合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家具品牌,好而不贵,让更多人买得起原创设计。

杨熙黎回忆最疯狂的一次经历,和同学开车6小时去买家具,拖回宿舍。
当时大为感叹,为什么一个品牌可以如此有魅力。

除了宜家和无印良品,年轻人很少有其他选择,对家具的认知也停留在保守状态。
于是她和好友朱晖创立了「吱音」,希望这个品牌像老友知音一样存在。
口字旁的「吱」,是家具和人无声的情感共鸣,是期待未来能代表中国在世界的小小发声。

从设计力这件事情来说,我们暂时还没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也是我们创造品牌的内驱力,就是使命感。”

起初因为造型超前、材料新、工艺难度高、订单量小,导致理念不合。
相比小而新的初创品牌,工厂更愿意接受类似宜家的大批量稳定订单。

他们一家一家地跑,创始人杨熙黎笑着感慨,偶有工厂老板同样心怀抱负,且看他们面相诚恳,才愿意尝试合作。
“也许在中国消费者眼里,吱音还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在工厂端绝对是了。”
8年时间,身边的供应商越来越多。吱音跟着中国制造业一起成长,开拓了一片新土壤。
潜移默化中,让许多中国原创设计品牌的落地实现,降低了难度,有了更多可能性。

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吱音。
北欧风?日式?新中式?轻奢?意式?
你难以用一种风格界定。懂的人会说,吱音就是一种风格。

很多人认识吱音,从「小户型变形记」开始。
北欧风,小户型,多功能,是大家为其贴上的标签。
也有人从粉红巷构建了对这个中国原创家具品牌最初的印象。
这些标签都没错,但还不够完整。

8年时间,这个本土原创设计品牌,不同场景、风格、状态的呈现,导致大家眼中的吱音一直在变。
创始人告诉我们,吱音其实没有变过,贯穿在所有产品中间的一条主线,就是不停创新。

可创新在家具行业里太独特了,没有创新家具这个品类存在。
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慢慢告诉大家,什么是吱音。”
好设计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是源源不断地创造。
很多设计师有能力做好一到两件经典设计,如何持续下去,是最大的考验。

创新,让吱音各种各样的风格,和而不同。不同系列的迭代,构成了8年的成长轨迹。
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生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设计的底层离不开原创性和对生活实质的深入洞察。

「融化的光」系列,是吱音初创起步时的心中微光。
向自然借光,融于家具,让不插电的电视柜发亮,探索家具的情感共鸣。

「江南系列」饱含中国情结,将苏州园林的一隅风景,融入梅花镜。
让人能把江南美学带回家,借吱音将中国文化传递下去。

「温柔的力量」在材料上创新。用一些看似柔软,实则有力的材料做了出其不意的产品。

折扇屏风,没有任何金属骨架,全靠面料本身的力量支撑。像吱音这个品牌,温柔的力量贯穿始终。

「文艺赋新」让更多人感叹吱音长大了,变得成熟稳重。脑海中的少女粉红印象,几近模糊。

当陪伴吱音长大的用户,也进入到新的生活状态。
「几何的胜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线条的解构和重组之间,寻找平衡。


“后疫情时代,在受到巨大冲击之后,我们开始回归初心思考,吱音到底能为大家做什么?
从微观角度来说,我们希望通过设计传递治愈的力量。”

不变的是创新,有趣,和创造力平等。

形式多样,精神内核是不变的。
无论是做清新明快的精致小户型,还是稳健的建筑系列。
设计语言是一脉相承的,通过设计带给大家惊喜的价值观,没改变过。”

内核
东方式幽默
创新,是埋在产品细节中的一个梗,是无意识设计里的东方式幽默,出其不意地给你一个小惊喜。



达利桌可以将桌沿卷叠起来,借一点点空间,直接靠墙的设计让人很安心。

黑标设计
创新,还可以是更大胆的突破。
哪怕短期内不能被市场完全接受,却体现着品牌核心价值观,吱音为此成立了一个系列,名叫黑标。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款灯具,一个是彩虹制造机,一个是光影放映机。

彩虹制造机从光与使用者的互动切入,模拟雨后彩虹,并将之运用在灯光体验设计中。

当微风吹过或人去摇动风铃时,落地灯上的两片玻璃开始转动,落日余晖和树影也就摇曳在墙面上了。


柔中带刚的品牌性格,吸引来的是更多对创意和美有同样强烈需求的先锋性人群。
跨越不同人群圈层,用创造力把大家串联在一起。

希望有朝一日,能让世界看见并尊重中国的好设计。
同时也要做好平衡。好的设计师和好品牌,应该是长期主义者。
太过理想化,可能在半路就被现实扼杀掉了。”

有的时候遇上工厂搬迁、暑期工厂轮流停电、台风季宁波工厂机器被淹…在感叹为什么所有事情都集中发生时,才领悟这就是生活。
希望代表中国家居立足世界的吱音,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首先要成为最有创造力的国民设计品牌,才能走向世界。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供应链品质和全球服务体系。

“尽可能做到更好,把可预见的困难尽量提前规避掉。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虽然度过了八年,不过又像是一切从头再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