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桥梁不仅承担着连接各地、促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使命,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桥梁在美学与实用性的结合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通过艺术设计的巧妙融入,它们成为城市建筑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也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桥梁不仅是审美价值的体现,更是承载着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国家和城市形象的文化象征。
桥梁之美,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在征服自然阻隔中发挥本质力量所散发的智慧。桥梁美学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要求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美学处理,形成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即桥梁建筑实体与空间的形态美及相关因素的处理。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设计和评价桥梁,而是必须考虑到技术中“人”的因素,从人的情感出发,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要求桥梁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有艺术和美学的修养,将桥梁艺术与工程完美融合。在彰显人类对美的追求的同时,实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平衡艺术,推动艺术设计在桥梁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在桥梁设计中,功能一致性、环境协调性、造型创新性、文化融入性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致性原则即桥梁的建筑形式必须与使用目的和功能相一致,这包括考虑桥梁的使用目的,如联结两岸、跨越河流等,以及车行、人行、速度功能上的要求。协调性则强调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包括桥梁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桥梁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造型的创新性,体现在对桥型的选择和设计上,考虑到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影响,以及对桥型方案的构思和调查,运用形式、尺度、协调和比例等造型基本原则进行创新。
文化融入性则指能够增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艺术蕴含、造型特点和结构形式等方面都带有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这些原则的实现,使得桥梁不仅仅承担着运输的职能,更成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的多维动力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桥梁建设则是基础设施最有力的支撑。桥梁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是多维的,可以类比为“容器”“催化剂”及“灯塔”。作为“容器”,桥梁为多样化的需求和丰富的业态提供了必要的物理空间,这是它们的基础功能,确保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的有序进行。作为“催化剂”,优秀的桥梁设计能够以点带面,盘活周边环境,激发当地社区的潜力。作为“灯塔”,桥梁还以其独特的标志性和识别度吸引着远方的目光。
> 沙河大桥
景詹沙河大桥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景区,地处天目湖蓄能电站的出水口节点,是连接天目湖环湖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桥串联沿途村庄和旅游景点,具备乡村旅游公路旅游特性的同时,又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为乡村振兴和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桥梁总长248米,突破性地采用异形拱曲梁协作结构体系。主体结构以“山—钢拱”“水—蜿蜒桥面”的元素,回应溧阳的青山绿水,又将结构的力量与美学融合,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名片。62米高的主拱与V墩采用对勾函数曲线一体化设计,造型灵动;桥面之下,V型桥墩还能有效地缩短钢梁的跨度,增强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10根钢绞线吊杆上端集中锚固在拱顶,下端沿曲线分散锚固在梁上,呈扇形展开,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特殊拱型的受力最小化,实现了结构的最优化。
> 沙河大桥
在细节设计上,大桥将桥体两端的慢行空间扩展为观景平台,使桥梁本身也成为既可远观亦可近游的空间载体。在天目湖的绿水青山之间,大桥将空间异形拱与曲线主梁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溧阳的城市精神 —“ 美音自在溧阳”。
城市形象的立体展现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从“景观”一词的内涵拆解中可窥见一二,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景观”,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自古以来,我国古典园林和风景园林中的桥梁设计就在“景”与“观”方面有此独到考虑。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的景观设计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现代桥梁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和对城市风貌的提升。这些复合景观不仅成为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更是城市文化与人文内核的显著标志。
> “汾河之冠”人行桥
“汾河之冠”人行桥是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首个以皇冠为造型的跨河人行景观桥。作为架设在太原的母亲河 — 汾河上的大型专用人行桥,在远景视点中,大桥以其流畅的桥面曲线、精致渐变的桁架结构、V形交叉的拉杆,以及错层双幅桥面的布局,构筑出立体且丰富的空间层次。其外形宛如一顶皇冠,优雅地镶嵌在汾河之上。这一创新的美学设计,不仅将建筑艺术与太原人民的乡土情怀紧密相连,更为市民在汾河岸边营造了一处迷人的城市亲水空间。
> “汾河之冠”人行桥
“汾河之冠”全长约403米,桥体呈曲线形,以灰白色为基调,立面正弦曲线、平面新月形镂空区的设计赋予了桥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通过引入曲线元素和构件尺度的有序变化,使得桥梁整体结构摆脱了传统桁架的直线条和单调感。每个墩身高低、每个桥梁的构件都不尽相同,赋予了静态建筑以动态之美。在结构设计上,主桥采用七跨连续钢桁渐变结构,无论是平面还是立面,都呈现出圆润的弧形曲线。横向以规律有序的空间菱形桁架为主受力构件,纵向以桥面和上下弦杆组成承载体系,桁间拉杆和桥面则承担了纵横向体系力的转换传递,实现了形式与内在受力的完美平衡。“汾河之冠”不仅完美地满足了连接汾河两岸的交通需求,更与城市滨河绿地环境实现了和谐共融。特别是当夜幕降临,桥梁上的灯光点亮,与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夜景画卷,为太原的夜晚增添了无限魅力。
> “汾河之冠”人行桥
与“汾河之冠”人行桥相距不远的通达桥位于太原市南部综改区核心位置,是跨越汾河两岸连接东西向主干路的大型城市景观桥梁。该桥采用拱形独塔四跨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主桥桥塔以空间拱形设计著称,塔高123.4米,两侧各配备一座全互通型立交桥,与南北向的城市主干路滨河东、西路无缝对接。
通达桥的设计理念取意“时代之门”,主桥方案的主塔由曲线形拱门构成,拱门层层叠加,在组成简洁、高效、稳定的建筑结构体系的同时,还赋予了桥梁独特的雕塑感。为了打破传统高耸桥塔的单调形象,该桥塔正面采用了拱形造型,桥塔塔柱从下至上均采用弧线形过渡,使得整个桥塔宏伟却不乏纤细的美感。桥塔侧面也采用了弧线造型。与正立面不同的是,桥塔的侧面尺寸从塔底的9.6米逐渐收窄至塔顶的3米,采用八边形断面,既确保了桥塔的结构受力,又在视觉上营造出更加纤细、锐利的效果。桥塔侧立面从上到下采用了贯穿式的凹槽处理,避免了大面积塔柱的呆板感。夜晚大桥的主塔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块玉璧,与主缆上的点点灯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珠联璧合的美景,不仅成为太原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时代精神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文化符号与城市内涵
桥梁作为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还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们如同历史的书签,在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和时代的变迁。在现代桥梁设计中,桥梁作为文化符号的角色属性愈发凸显。通过造型、结构和材料上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桥梁也成为展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完美艺术品。
> 摄乐大桥
摄乐大桥位于太原市城市主干路摄乐街上,跨越汾河,与滨河东、西路的准快速路完美衔接,构成了一个全互通的立体交通枢纽。设计师在深入挖掘桥址区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太原深厚的历史文化后,巧妙地将地方特色元素融入桥梁设计之中。其灵感源自太原古称“并州”中“并”字的甲骨文,采用大幅变宽空间曲面塔柱设计,两片舒展的变宽人字形塔向上延伸,在塔顶合二为一形成A形塔柱,象征着“并州之塔”。塔柱的显著变化,打破了传统桥塔设计的常规,景观上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设计的创新精神。
> 摄乐大桥
由于摄乐大桥常有候鸟栖息,因此桥塔造型便与空间变化扭索面相结合,形似翩翩起舞的天鹅,与汾河的生态之美相得益彰。对称布置的扭索面高度与跨径采用黄金分割比例,索面的空间变化使斜拉桥均衡而有韵律,体现了建筑与结构、美学与力学之间的精妙平衡。桥塔立面的比例参照巴黎铁塔比例演变优化,立面增加的突出折线线条增加了塔柱的空间感,塔头的加宽设计则使得腰部的曲线更加优美。
鹅城大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全长约2974米,宽45米,是四跨连续斜跨异型系杆拱桥。在设计构思中,桥梁充分融合了惠州的地域文化以及那则流传已久的“鹅城传说”。它讲述了一位仙人骑着木鹅降临惠州,被其湖光山色所吸引,最终化作山岭的美丽故事。这一传说还在2018年被正式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鹅城大桥的设计注入了灵魂。
> 鹅城大桥
鹅城大桥设计的另一个灵感来源则是东江之“水”。其空间布局的拱肋与曲线型中心塔整体观感优美简洁,细部构造刻画传神。桥上的吊杆索面呈放射状展开,宛如天鹅展翅,优雅地勾勒出其曼妙的身姿。桥梁方案设计以现代的笔触呼应了“鹅城”的千年美誉,拱肋如同天鹅的双翼,凝练了其美丽的形态,总体造型既有张力又充满静态之美,展现了一种平衡的力量感。空间拱肋之间通过阵列有序的斜杆杆件相连,配合以散射布置的吊杆,在精细雕刻天鹅翅膀形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全桥的层次感。远眺,由桥塔和拱肋勾勒出的天鹅造型,犹如两只美丽的天鹅在东江上曲颈游曳,姿态轻盈优美。近观,由空间拱肋和斜杆描画出的天鹅羽毛洁白如雪,为惠州的山水注入了生机。
桥梁,以其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和与环境的和谐融合,展现了工程结构中美学的完美应用,在兼具实用性与审美价值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手法,诠释了文化与城市的融合 。现代桥梁设计中,使用美学艺术已成为一大趋势,这在于桥梁已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构筑物,还是融合了优美的社会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载体。城市、乡村桥梁设计更是讲究融合,不仅需要详细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还要结合自然及周边建筑环境。要求定制出既与环境协调又保护自然之美的桥梁方案的同时,还要创造出独特的桥梁美学。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建设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实基石,更是美学与技术融合的典范,它们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