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
Marc Riboud(1923-2016)法国著名摄影师“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 ”
1956 香港赴广州的火车上
“ 这是我在中国拍的第一张照片
这是1956年的年底
在从香港到广州的火车上,
穿越边境时拍摄的
换言之,是我在从一个世界
进入另一个世界时拍摄的
从所带的行李判断,
这个身穿黑衣的妇女是个农民
虽然她那种成熟的优美
让人觉得她是在城里生活的
人们看到的亚洲某些地方的人
是连一点人的尊严也没有的
他们往往处在
一种完全被抛弃的状态
而这张照片立即完全改变了 ”
1 9 5 7
他第一次到中国旅行
马克·吕布发表了他报道中国的第一张图片
1957 北京
1957 玩老鼠的孩子,北京市郊
1957 湖北 汉口
1957 工厂,鞍山
1957 纤夫 重庆和兰州之间
1957 四川
1957 在食品店排队的人们
1957 上海
1957 四川
1957 教师
1957 两个女人阅读
1957 北大
1957年的中国
还是一个封闭的国家
自1948年布列松拍摄
蒋介石统治下的国家以来
没有一个外国摄影家拍摄过中国
1956年马克里布经过一年的旅程
到达加尔各答
他梦想能一直走到中国
并足足等待了好几个月才拿到签证
他对这个千年古国文明的热爱
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民族的生活的强烈欲望
促使他急切了解中国
1957 北京
在北京北郊的村子里
由工农合作社组织的
庆祝农历新年的表演
由京剧演员和农民共同参演
1957 北京
一位离紫禁城不远的摄影师
正在摆弄照相机
背景板上画的紫禁城
看上去比真的更加气势磅礴
1957 北京
1957 北京 故宫
1957 北京 王府井大街 最后一个贵族
1957 北京,结婚
在尼泊尔结识的作家韩素音
和亚洲文化专家 Ostrorogh伯爵
都对他拿到来之不易的通行证
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56年12月马克里布从香港乘船登陆广州
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1957 北京古玩店
最初的几个月他始终在
被他叫作“天使看守” 的向导陪伴下度过
从大城市到乡间,
从工厂到剧院学校
他无休止地走着
他踏遍了泥泞的稻田
坐火车从南到北穿越整个中国
亲历了十几次自发的
影响广泛的人民运动
1957 北京美术学院
当时的中国严禁所有裸体模特
他们被认为是颓废的、
腐朽的资本主义的写照
当年只留下这个课堂还有裸体模特
1957 北京天安门
马克·吕布是上世纪50年代
最早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之一
后来多次受到邀请来到中国
半个多世纪前,
马克·吕布从印度辗转香港来到广州
然后一路北上,
第一次沿途记录中国风景
其中包括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
及建设中的长江大桥
这位法国著名摄影师
抓拍的众多黑白照片
已成为巨变中国的一份历史档案
1957 北京天桥的气功
“ 在北京的胡同里转悠
遇到很多令我惊奇的事情
了解中国过去是什么样子
比如这个明显对孩子
是一种折磨的事被当作娱乐
正是这个场面,
我了解了什么是气功
大石头下面的人通过气沉丹田
成功抵住了铁锤的击打力量
在这个场景中
我亲眼看到了大石头被砸碎
下面的人站了起来 ”
1957 北京天桥的杂耍艺人表演摔跤
1957 甘肃,麦收
1957 甘肃,年轻人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在学校学习
中国北方的冬季很萧瑟
山里的人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
过了一代又一代
这些上夜校的农民除了添了一顶帽子
其他方面没有改变
1957 故宫
1957 寒街上的三个小孩
1957 湖北,汉口。由苏联援建的汉口长江大桥正在施工
1957 看皮影戏的孩子们
1957 看小人书入了迷的小孩
从1957年到2010年
马克里布到过20几次中国
中国可以说是他拍摄最多的国家
从1979年起马克里布
几乎每年都要到中国拍摄
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历时最长
出片最多的旅行是
1957年和1965年的最初两次
1957 辽宁,鞍山,钢铁工厂里的舞会
1957 辽宁,鞍山。钢铁工厂,工作中的工程师
这位钢铁厂的干部看起来一点都不在意眼前的电话
1957 辽宁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
在50年代就显现出来了
1957 辽宁省鞍山钢铁厂 戴着护目镜在食堂就餐的工人
1957年,鞍钢大食堂
按照革命实践的要求
工程师与工人们坐同样的桌子
戴同样的帽子和护目镜
用同样的筷子吃饭
在以前
工程师食堂的特权是
工程师可以坐下吃饭
但其他的工人和学生
食堂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1957 上海市有700万人口
1957 四川 稻田
1957 四川,病人被送往医院
在以前,轿子是大地主的特权
1957 在紫禁城周边结冰的河上溜冰
锻炼身体和工业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口号
1957 中国长城
马克·吕布在中国,1957年
在1957年那次旅行之后
马克·吕布等待了近八年
才获得第二张签证
于 1 9 6 5 年再次来到中国
就是在这第二次旅行中
给我们展示了在田地里
工作的衣衫褴褛的学生
和在广场手持木枪
游行的成百上千的孩子
这些记录中国五十年关键历史的照片
今天已经成为中国
那个时代的唯一见证
相对无法自由工作的同时代
中国摄影师来说这个见证更显珍贵
如今时过多年
我们可以看到
他的摄影作品集合在一起
就构成一幅既有中国古代遗迹
又有上海摩天大厦的马赛克拼图
从这幅拼图上,
只有最敏锐的眼睛才能辨别出
当这个总像是个大工地的国家
所有一切好像都改变之后
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
1965 北大宿舍
北京大学一向以学生不安分著名
“1965年我访问北大的时候
“护卫天使”把我看得格外紧
允许我访问的那些学生宿舍
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宿舍里的学生
既不会讲法语也不会讲英语
我的拍摄不受限制
但我不能拍那些被认为不正常的
或者有资产阶级趣味的东西
——比如一顶旧的油布伞
或者学生家长从家里
送来的盒装食品
但幸运的是“护卫天使”
并不懂广角镜头的花招
我把他和他的朋友们切在外边
我真正想拍的是
这位扎着长辫子的女生
以及她穿的裤线分明的裤子
——这在当时不能说是革命的象征
这位女生当时正在做
一件个人主义的消遣
织一件毛线坎肩 ”
1965 北京
1965 北京
开会前桌上摆放的杯子
上方挂着四位伟人画像
1965 北京,离婚
1965 北京的学生们
1965 古董店橱窗 琉璃厂
马克·吕布特意选择了北京琉璃厂
一户居民建筑的门窗作为前景
同时把焦点聚在街道上
街道上的行人、
蹲在街边聊天的老人年、好奇的孩子
以及中国传统的民居、店铺及牌匾……
马克·吕布定格了一幅充分地展现了
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街道画面
1965 广西
1965 广西 三面红旗
1965 桂林
1965 哈尔滨
1965 湖北,学生和农民们一起参加劳动
1965 济南
1965 江苏
1965 内蒙古 呼和浩特
1965,山西农村,拿着《中国青年报》的女青年
头条写着“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 山西农村
1965 上海
1965 韶山
1965 沈阳,少先队员
1965 四川
1965 延安
1 9 7 1
1971 北京
1971 北京,纺织工厂女工
1971 北京,颐和园
1971 北京八达岭长城
系陪同佩雷菲特率领的
法国国民议会代表团参观时拍摄
1971 人民大会堂前的红W兵
1971 上海
1971 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者
在她前方的桌子上放着红宝书
1971 手拿红宝书的学生
1971 桌上放着红宝书的学生
1971 武汉
“ 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
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
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
而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
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
我觉得那很重要
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源于生活的 ”
1985 北京
1992 北京,天安门广场
1992 北京
1992 广州
1992 上海
1992 深圳
他与中国有着极深渊源
他自称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数
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
“ 他总是精力充沛,
几乎每年都在路上
即便他快90岁了
还能在广州街头
大步流星地追着美女拍照 ”
在他中国学生印象中,
马克·吕布从不坐电梯
总是坚持爬楼梯锻炼身体
1993 北京
1993 北京,王府井
1993 北京,巩俐和张艺谋
张艺谋被禁止参加接下来的戛纳电影节
1993 拍摄《活着》期间的巩俐
1993 山东
1993 深圳
1994 北京,岳敏君
1994 大连证券交易所成立
但街头交易继续存在
左边的购买者持有一张合成纤维公司的股票
1994 深圳
1994 巩俐
这张照片前面被虚化的人是老演员陈述
1995 北京
1995 山西太原
1995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