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2025德国iF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立于1953年的德国iF设计奖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竞赛之一,旨在表彰过去一年的创新作品

核心提示

创立于1953年的德国iF设计奖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竞赛之一,旨在表彰过去一年的创新作品。2025年度iF设计奖获奖名单已于近期公布,在今年获奖作品中,涌现出大量与大众消费紧密关联的智能产品,覆盖出行、健康、家居、时尚等领域,展现了AI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在产业生态中的多元化应用。

Aweet EC01智能轮椅

这款智能电动轮椅由重庆Aweite科技和上海盛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计,旨在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提高行动能力。其现代的外观打破大众对于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可以让他们自信地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灵感来自汽车工业标准,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采用独特的分体式尾灯设计,能够结合光线条件和天气类型,动态调整尾灯的光谱反射特性,增强在复杂环境中的辨识度,从而降低事故风险。此外,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和拆卸,令携带和存储变得无比轻松。技术方面,该轮椅配有智能芯片和传感器,能够精准识别路况,当遇到陡坡或者障碍时,自动刹车系统可以避免轮椅出现失控的情况。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软件实现灵活的驱动控制,使操作更为便捷。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Eight Sleep Pod 4

Eight Sleep Pod 4是由Bould Design打造的智能睡眠系统,采用高密度记忆棉材质,通过精准剪裁适配不同尺寸的床垫,尤其对肩颈和腰部的支撑性提升显著。外观设计延续极简风格,深色织物表面搭配银色金属接口,中心控制单元采用隐藏式布局,减少对睡眠空间的视觉干扰。新一代水循环系统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水流声,帮助用户更快入眠。双水泵独立控温系统支持双人床两侧差异化独立调节,为不同睡眠习惯的夫妻带来量身定制的舒适感。床垫内置嵌入式传感器,结合体动监测算法,可跟踪用户的心率和呼吸,精准识别不同睡眠阶段,自动调节温度,同时分析预警潜在健康风险。该系统还包含手机应用程序,能够生成可视化睡眠报告,并提供个性化改善建议。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IRMA智能手提包

该项目由服装设计师Klara和工业设计师Jakub共同发起,旨在解决女性个人安全的日常需求。如今,智能设备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像手袋这样的个人配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传统设计。IRMA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仅可以满足基础功能,还可以为女性用户的安全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它提供了三种关键用途,包括专用灯,确保女性在黑暗的地方可以看到周围环境,以及警报器,以防止潜在的威胁,还有一个手机充电功能,确保用户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在设计上,IRMA并没有牺牲美学风格,它的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轻松改变其外观色彩,以适应多种场景的需求。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WEB(野生动物智能诊断与护理系统)

该项目由首尔野生动物中心和韩国高丽大学共同发起,旨在为受伤的野生动物提供治疗和帮助。尽管该中心在过去几年一直负责野生动物治疗、康复和放生的整个过程,但由于动物数量过多,而专业人员有限,使得这一救助活动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EB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强大的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能力对野生动物疾病进行全面、快速和准确地临床诊断,满足动物心脏、腹部、生殖、肌骨等多方面的检查,为工作人员日常护理提供卓越的影像品质和简便智能的操作体验。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KERA-智能矫正眼镜

该产品旨在为圆锥角膜患者提供一种更加个性化、精准且舒适的矫正方案。这是一种进行性眼病,角膜永久变形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看不清楚物体,现有的解决方案如硬性角膜隐形眼镜存在严重的可用性缺陷。KERA根据每位患者独特的角膜形状进行量身定制,与传统眼镜相比,提供了更精准的视力矫正。借助眼动追踪技术,这款眼镜能够实时监测用户注视的焦点,并相应地调整图像清晰度,确保用户在不同视线范围内都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其设计兼具时尚感,轻量化设计确保长时间佩戴也能舒适美观。在材料选择上,KERA注重环保,采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MELO Bubble智能戒指

MELO Bubble是由QIMU Design设计的智能戒指,团队目标是打造一款实用工具,能够无缝融入日常生活,在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同时,为用户心理健康提供支持。戒指的灵感来自指尖陀螺玩具,旨在通过触觉互动监测和缓解佩戴者的焦虑情绪。MELO与其应用程序配合使用,可以跟踪用户的压力水平和心率变异性(HRV),并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正念活动(如瑜伽、冥想和舞蹈疗法),以有趣、用户友好的形式引导用户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设计上,产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医疗级硅胶、可回收TPE和耐用钛等环保材料制成,其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更换单个部件,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此外,节能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连接确保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 德国 iF 设计奖:智能产品 “飞入寻常百姓家”

Datapark总结

从戒指、眼镜、手提包到轮椅、床垫,甚至是野生动物救助系统,各种形态的智能产品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AI技术已经不仅限于传统工业领域,而是在以更智能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推动消费电子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产品性能和体验,还能在可持续设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