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248个日夜的奋战,6月14日,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磨寨乌江特大桥顺利合龙,为“桥都”重庆又拿下一项“亚洲第一”。作为桥梁的设计者和亲历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彭酉路桥梁设计负责人陈红儒一路见证大桥的“成长”,和上游新闻分享了他和“亚洲第一”的故事。
1248个日夜见证大桥“成长”历程
磨寨乌江特大桥位于彭水县汉绍庆街道镇南村猫鼻梁附近,跨越乌江和G211国道,大桥飞架在两山之间,矗立在乌江之上。日前,上游新闻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从桥下仰望,可以看到两边主桥墩拔地而起,高高屹立在乌江两岸,非常壮观。
要上达桥面,需要先走过一座钢栈桥,搭乘施工电梯到达桥面,需要8分多钟。站在桥上俯瞰,两边的山脉郁郁葱葱、绵延不绝,低头是蜿蜒流淌的乌江,一根根橙色的索塔在青山秀水之间,显得气势恢宏。
磨寨乌江特大桥于2021年1月18日开工,历经1248个日夜,于2024年6月14日正式合龙。早在开工前的勘察设计期间,陈红儒就参与了大桥的设计。
从大桥设计之初到大桥合龙,他一路见证大桥的“成长”。
大桥为什么设计为高墩矮塔斜拉桥?陈红儒说,设计之初,团队也考虑过斜拉桥、连续刚构桥等桥型。
“为了绿色公路和环保,又方便施工,不能把桥墩建在水中,同时还不影响乌江通航,那就只能一跨过江。”陈红儒说,经过现场勘察,一跨过江及G211的话,主跨达到290米左右,而对于连续刚构桥来说,目前跨度250米已经是极限,无法满足一跨过江的要求,经过多次方案比选、现场踏勘,请教多位专家,最终确定采用主跨296米的部分斜拉桥方案,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同时由于地形特点,该部分斜拉桥也是属于超高墩矮塔斜拉桥。
进山勘察3个多月
磨寨乌江特大桥全长708米,主桥采用(153+296+153)米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桥部分位于曲线上,桥面采用双向四车道整体式桥面。主桥桥塔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桥塔,高度42米,每个索塔安装21对斜拉索。大桥3号主墩和4号主墩分别高216米和185米,3号主墩是目前国内已建成及在建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中最高的桥墩,磨寨乌江特大桥也是亚洲第一高墩矮塔斜拉桥。
“为什么要修建这么高的桥墩?”
“因为彭酉路起点连接渝湘复线高速巴彭段的终点,磨寨乌江特大桥距离巴彭段的终点只有10多公里距离,所以控制了该段道路的标高范围。”陈红儒说,同时,还要满足沿途设立互通和服务区的地形条件和标高要求。
勘察设计期间,陈红儒和团队进山现场考察了3个多月。经常背着基础资料和勘测工具进入深山,寻找最适合做桥墩的位置,查看附近的地质条件,土层厚度等,搜集相关的水文水利资料。一旦确定桥型方案和桥墩位置,还要进行详勘钻孔,确定岩层地质等一系列地勘参数。
经勘察,他们发现大桥一端高山上有一处地形比较平坦,面积也比较宽广,既符合标高,也满足服务区的用地需求。
上游新闻记者在桥头看到,阿依河服务区就在离桥头不到200米左右的距离,已经立起了标有“P”的标志牌。距离这里不远处就是有名的阿依河景区,通车后,阿依河服务区将作为引导和宣传周边的旅游景点的集散地,驾车通过阿依河互通下道,10多分钟便可到阿依河景区,比老路节约30分左右车程。
耗时8个月修建钢栈桥 方便运输物资
一切就绪后,项目开始进行桥墩承台施工,却遇到了“拦路虎”。
大桥跨越乌江和G211国道,乌江两岸都是巍峨的高山,桥址两侧的山体为近乎九十度的陡峭崖体,根本没有施工通道,也没有便桥和便道可到达对岸的桥墩,也无法在陆上修建道路。
“当时也考虑过用船来运输材料。”陈红儒说,但由于大桥施工需要的设备多且大,用船运输不方便,运输效率低,船运受昼夜影响较大,修建栈桥是最佳选择。
耗时8个月,项目团队修建了一座长247米、宽9米的钢栈桥,专门用于施工人员和车辆运输物资的通行。
大桥施工过程中,难题也是接踵而来。
“要知道,在桥上施工,风速和风向影响很大,对桥稳定性要求很高,大桥合龙前,主要靠桥墩来支撑桥梁的稳定性。”陈红儒说,为此,他们运用数字风洞技术模拟风的运动状态,检算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对风致震动进行模拟研究,确保正常施工条件下的桥梁稳定和结构安全。
“磨寨醉凭栏。当关处,矮塔展翅,一飞冲天。且看今朝美如画,多少汗染衣衫。蜀道难,时过境迁。策马扬鞭楫舟船,去无迹,平步彩云间。览河山,武陵巅……”6月14日,大桥合龙现场,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指挥长薛宇开分享了自己为大桥作的词。
“一飞冲天,形容得非常好。”陈红儒说,这个桥塔河斜拉索当时设计的就是大鹏展翅的造型,寓意重庆桥都不断创新突破,经济高速发展。这次“桥都”再次拿下“亚洲第一”,作为参与者,他也倍感自豪。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