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设计致敬——
雷圭元设计文献展
主办单位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17日-5月25日
展览地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一楼中央厅、C厅
前言
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推出“向设计致敬”系列学术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新中国设计艺术大师的主要成果与贡献的梳理和研究,已先后举办张仃、张光宇、庞薰琹、周令钊、陈之佛、陈汉民六个个案研究展。
本次展览以“致敬设计”为核心,力求在20世纪设计史的框架中,全面呈现雷圭元的设计思想及其在艺术实践和设计教育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与设计实践的先行者,亦是民国时期唯一以设计独立建制的设计院校——四川省立艺专与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早年留学法国,关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学习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他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下,融合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即“三位一体”),“古今中外,以我为主”,出版了《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与作法》等十余部著作,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图案学体系。“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其设计理想,他胸怀“美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教育理想,面向世界,服务实业,积极发展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事业;他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参与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创造了简洁明快、朴素大方的时代风格,奠定了新中国设计的美学风格;他开创“图案专业班”,与郑可一起开拓了新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之路;他在工艺、设计、书画等领域实践探索,设计了“新图案学”的独特作品。
展览分为“永远的教书匠”和“无界的艺术家”两大板块,以240余件展品,结合策展团队的研究图示、研究案例,系统梳理、深度展示雷圭元先生“三位一体”、影响深远的“图案人生”;呈现其具有鲜明个性风格与独特装饰趣味,兼具扎实功力和高超艺术品味的作品。
作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奠基人,雷圭元一生执教 62 年(1927-1989),先后任教于 5 个院校: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四川省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亦是民国时期唯一以设计独立建制的设计院校——四川省立艺专与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
雷圭元始终秉持为人生而艺术的设计理想,行知合一的教育理念,一专多能的艺术特色。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他对“图案”这一新兴的设计学科的科学建设执着地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并以永远的“教书匠”自居,为教学而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追求兼收并蓄,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探索富有时代精神的设计实践。
西湖博览会会徽 标志设计 1929年
主妇室装饰 室内设计 1933年
壁纸设计 13.7cmx11.8cm 年代未详
首饰设计 36cmx27.5cm 年代未详
转糖花(成都市) 陶瓷设计稿 32.2cmx25.8cm 1940年
圭元图案集 封面设计 25cmx29cm 1941年
圭元图案集 陶瓷设计稿 25cmx29cm 1941年
圭元图案集 陶瓷设计稿 25cmx29cm 1941年
圭元图案集 蜡染设计稿 25cmx29cm 1941年
好春雨 漆盘 直径21.5cm 1962年
凤鸟 蜡染 79cmx43cm 1984年
对于雷圭元而言,绘画与图案、设计没有截然的边界。在其作品中,现代艺术可以拓展传统工艺(例如漆画、蜡染等)的审美观念,传统图案的格律图式亦可成为绘画的形式语言,使其具有耐人寻味的装饰性(例如兼工带写的人物装饰画)。
他的绘画创作十分多元,从 20 世纪 30 年代受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影响的油画创作,到 20 世纪 40 年代将民族元素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图案设计与装饰画、油画创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简洁明快、格调清新的水彩写生、素描速写,到晚年气韵生动且颇具装饰韵味的国画、水彩创作,足见雷圭元与张光宇、庞薰琹、张仃、吴劳、郑可、祝大年等学院最具代表性的老先生一样,都是兼善设计与美术的艺术大家。
金地朱黑纹堆漆 夜之海 漆画 尺寸未详 20世纪30年代
晚归 漆画 尺寸未详 20世纪30年代
西康女孩 国画 66.7cmx41cm 20世纪40年代
自画像 素描 33cmx24cm 1953年
周信芳 速写 17.3cmx15.7cm 20世纪50年代
欧洲城市写生 水彩 34cmx47.8cm 20世纪50年代
花卉 色粉 34cmx43cm 1954年
梅花 国画 68cmx136.5cm 20世纪70至80年代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25年4月17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开幕仪式。在开幕式致辞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介绍了“向设计致敬”学术项目与展览的定位与特点,并分享了关山月和雷圭元两位先生的艺术交往;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在全球现代设计史的视野中,评述雷圭元的图案研究、设计基础教育、设计实践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系统总结雷圭元图案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图案学体系的重要贡献。杭间老师及清华美院张京生老师,向关山月美术馆捐赠了“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学术思想丛书”。来自深圳、北京、广州、香港等地的设计学者、院校师生、设计师、策展人,以及清华美院校友和媒体等百余位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特邀策展人郭秋惠介绍,展览将作品实物、档案文献与研究图示、研究视频结合,系统梳理了雷圭元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图案人生。展览加入了十余个研究案例,“例如,‘它山之石’案例,展现了20世纪30-40年代雷圭元先生设计实践对于以法国为主图案设计中的借鉴与融合;‘四川省立艺专的群体探索’案例,展示了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雷圭元等先生将传统图案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教学示范;‘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装饰’案例,呈现了新中国第一个设计高等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初创时期对于国家形象、民族形式与艺科融合的探索,并探索了‘做中学’的教学新路径;1962年的‘图案班’案例,呈现了雷先生与郑可先生对于新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拓。”
展览现场
展览还以视频的方式,梳理了雷圭元先生的八本代表性的研究框架思维导图、目录词云图、经典语录与手稿页面;尝试建立雷圭元先生的中国图案学体系脉络。
领导嘉宾合影
图书捐赠仪式
特邀策展人郭秋惠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