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手艺人,一生守艺人。手艺,是一个有温度的词,一个人,一双手,一生为守,沉浸在时间的无垠的荒野里,将手掌的温度导入岁月的果实,让东方文明之源依迹可寻的同时,亦在喧嚣、迷离的当下,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
5000年大浪淘沙,流传下无数传统技艺珍宝,宛如熠熠星辰,璀璨生辉。仅传统家具一项,就有几十项之多。取材于自然的木头,在手艺人的手中,将其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家具,明式家具更是被称为世界三大家具之首。以下为8种最经典的传统家具工艺,你都知道吗?
1、榫卯工艺
两块木头,用钉子钉在一起,它们只是两块木头。但是,当木匠把多余的部分凿去,一凸一凹,木头便有了阴阳,有了思想,有了情愫。它们也有了新的名字——榫(sǔn)卯(mǎo)。
榫卯工艺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中的一种连接技术,它利用木材之间的凹凸部分相互咬合,实现结构的连接和固定,而无需使用钉子或胶水。一榫一卯,相扣而接,外形唯美,遵循力学原则,坚固耐用,且外形美观。
2、木雕工艺
木雕工艺,以木为纸,取刀为笔,创作出各种形式的图样。在传统家具中,主要的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圆雕等。
浮雕也称凸雕,分低浮雕、中浮雕和高浮雕几种。无论是哪一种浮雕,它们的图案纹路都有很明显的高低、深浅变化,这也是它与平雕的不同之处。
浮雕
透雕又叫“镂空雕",家具行业中叫“锼活”或“锼花”,是留出图案纹路,将底子部分镂空挖透,图案本身另外施加毛雕手法,使图案呈现出半立体感。透雕包括正面透雕、正背两面透雕和整挖透雕。
透雕
圆雕是立体的实体雕刻,也称全雕。如有的桌腿雕成竹节形,四面一体,即为圆雕。一般情况下,在家具上使用圆雕手法较为少见。
3、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是传统家具中重要的装饰工艺。根据物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螺钿镶嵌、云石镶嵌、百宝镶嵌、珐琅镶嵌、金银镶嵌等。
螺钿镶嵌:所谓螺钿,即用螺壳和海贝制成花卉、人物和吉祥图案纹饰等,并镶嵌在家具表面的装饰工艺。螺钿工艺起源很早,相传在殷商时期的漆器上,就有了螺钿的镶嵌。到了清代,螺钿工艺已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工艺之一。那些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螺钿,能给传统家具添彩增辉。
大红酸枝 | 螺钿清供图首饰盒
云石镶嵌:最常见的云石镶嵌指大理石在家具上的镶嵌,一般应用于椅背、桌面、座屏、挂屏等器物,大理石黑白相间的纹理犹如水墨山水画,意味无穷,让人足不出外,就能在室内与山水相逢。
镶嵌云石台屏
百宝镶嵌:百宝镶嵌堪称镶嵌工艺的天花板。由明嘉靖年间的扬州艺人周翥(zhù)首创,所以百宝嵌又名“周制”,是在螺钿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
”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密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
百宝嵌圈椅椅背
百宝镶嵌用料珍奇,用工精巧,若能得一件上好的百宝嵌器物,不仅可以欣赏珠宝美玉之荟萃,也可彰显主人富美的生活品质。
珐琅镶嵌:珐琅,正如其名是舶来品,相传源自埃及,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以石英、长石、硼砂、纯碱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找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珐琅镶嵌工艺历经七八百年已在传统工艺史上,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缅花·珐琅彩鼓凳
在明朝景泰蓝时期,珐琅工艺趋于成熟,因此也被称为“景泰蓝”,镶嵌在传统家具上,色彩绚丽,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水防潮,坚硬固实,历经千年而光色不变。
大红酸枝垂手圈椅手工藤编软屉
4、藤编工艺
顾名思义,就是用滕条进行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在传统家具上椅面、凳面、榻面等处应用较多。藤条经过经纬线的纵横交织,编织成不同的纹样,如万字纹、喜字纹、福字纹等。
在传统家具中的藤面又称为“软屉”,软屉一方面可以缓解红木的坚硬、冰冷感,强化使用舒适感,又可营造温馨素雅的生活氛围,令人赏心悦目。
5、铜饰工艺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说道:“有的家具完全光素,仗着饰件的装饰来破除沉寂,使整体活跃起来。”铜饰就是其一。家具上铜饰的样式多种多样,比如面叶、吊牌、拍子、钮头、曲曲、包角、合页、提环、拉手等。
从视觉上看,铜饰对家具的美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铜的浅金色泽与红木的颜色搭配起来高贵华美,相得益彰,而在使用一段时候后,铜的表面会生产氧化层,让人看上去古朴沧桑,充满岁月的厚重感。
6、攒斗工艺
攒斗指的是攒接和斗簇两种工艺相结合,在南方也称作“兜料”,是一种源于中国古建筑内檐装修制作门窗格子芯的工艺技术。
“攒接”,就是用从横斜直的短材,借榫卯把它们衔接交搭起来,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
“斗簇”乃根据其造法试拟的一个名称,意指用锼镂的花片,仗栽销把它们斗拢称图案花纹;或用较大木片锼出团聚的花纹,而其效果仍似斗簇。攒斗工艺不仅将小料进行合理的使用,而且充分体现了木工艺的技巧美,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在传统家具上的一种完美结合。
竹节纹官帽椅
7、竹节工艺
中国人喜竹,文人尤其。“冲虚简静,妙粹灵通,其可比于全德君子矣”。将自然搬进器物里以表情怀,文人常为之。竹节工艺由此而生。
顾名思义,竹节工艺是一种模仿竹子形态的工艺手法,工匠通过对自然环境中竹子的形态观察,将家具通体雕竹节状,可谓惟妙惟肖。不仅赋予家具自然、朴素之美,还富含节节高升、高风亮节的寓意。
8、髤漆工艺
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原始漆器的记载。《韩非子·十过篇》说,尧舜时曾用木头作食器,已“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这表明中国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就已经使用了漆器。
髹漆工艺是对大漆工艺的总称,髤即将大漆髤涂于器物表面。在传统家具上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素漆,指器物表面上只髹一种颜色的漆器,因其朴实无华,无任何装饰与花纹,故又称为“光素漆”。
清居古韵 铜“龙纹”朝冠耳炉/精铜洒金
洒金,又写作撒金。就是将金箔碾成碎末,洒在漆地上,外面再罩一道透明漆的做法。在山水风景中常用以装饰云霞、远山等。
描金-雅几
描金,又称泥金画漆,是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做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作“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描漆,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漆画纹的装饰方法,又称“彩漆” '描彩漆”。
剔红: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在漆胎上涂上近百道朱色大漆,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清居古韵 剔红-「山水清音」赏瓶
一棵树,长于山头,成于山林,这是自然之美,一段木,巧手慢作,成于人间,这是工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