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线与火:杨紫对谈冯晨、魏晓光

空间首展“线与火”收录了艺术家冯晨、魏晓光的数件作品,由策展人杨紫策划

秣马美术馆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秣马文化旗下的艺术空间品牌。空间首展“线与火”收录了艺术家冯晨、魏晓光的数件作品,由策展人杨紫策划。展览从1月20日持续到8月20日。开幕数月后,艺术家和策展人进行了一次对话,以回顾地探讨展览,分享创作和展览制作过程中潜藏的心思和秘密。

杨紫 策展人

我们来复盘一下“线与火”。这个项目坐落在精品酒店中,是安吉秣马美术馆的第一个展览。是冯晨当时找我的。我去了那个刚刚完成的建筑空间,发现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天窗,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优点也是特别大的缺点。如果天窗不好用,因为光线很难控制。但是它好的一点是很有特色,别处见不到。我必须要顺着它的特点来做这个展览。当时美术馆发起人马总是想跟冯晨合作完成第一个展览,但是我看下来空间之后,觉得还是要跟别的艺术家有个合作。

秣马美术馆外景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秣马美术馆,2024

我想到了魏晓光。魏晓光当时刚在上海做完个展“魏晓光579”(CHRISTINE PARK GALLERY,上海,2023.11.9-2023.12.16)。他是一位我长期观察的艺术家。展览中,他画了一堆火,几百张,尺幅很小,23.5×16厘米,叫《选择的故事》。这批画我很早在他工作室看过,但是我在展场看的时候有两处不一样。

一,他将画跟很多文本叙述放在了一起,讲他自己在纽约的故事,讲他自己的眼疾,在医院里的所见所闻,等等。

二,上海的展厅空间里也有大量的自然光。展览我前后去了两次,我看到,在不同的阳光的情况下,火的样貌是有变化的。光线的变化提示了时间的变化,也提示了这些火苗是有生命的,是在跳动的。这种生命感也在他所写的故事中流动和变化。

冯晨 《码》 2023 碳纤维绘画 400 × 400 × 350 cm

冯晨的“碳纤维绘画”系列,我之前有见过。我也曾邀请冯晨在“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做这个系列的一件新的作品《码》。《码》是可以动的,冯晨邀请观众可以触碰这件作品,让它旋转,动起来。即使它处在静止的状态中,人们围绕着它观看,也会得到微妙的起伏变化的视觉经验。由于空间适配的问题,“线与火”我没展出《码》,而是展览他以前尺幅小一点的碳纤维绘画,我们把它们像《码》那样吊在空中。把碳纤维绘画和《选择的故事》放在展览中间,能解决一个问题:我不能阻止光线的变化,那么我就将一些处在变化之中的作品,与它契合。想好了选这两组作品,就把空间一分为三,中间的大空间是有天窗的白盒子空间,两边隔成黑盒子,二位艺术家一人一个,想展哪些作品就展什么。

这是我看这两组作品的缘起和思路。麻烦你们各自再从自己的角度介绍一下,我们把话题推下去。

冯晨 艺术家

这次在“线与火”展览的这批碳纤维绘画曾在上个个展(“假作游戏”,胶囊上海,上海,2023.3.17-2023.5.13)里展出过,还有一些是从没有展览过的。这些作品当初设计的时候是为了个展制作的,之前是要挂在墙上的。没有想过会悬空用一根鱼线吊在空中,全方位观看的方式。吊在空中时,作品会很缓慢地移动,几乎是观察不到的,必须要在那儿站一会儿,盯着一件作品看,才可能会发现作品是会旋转的。

这批作品共有12件,每件作品的形态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我们当时布展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整它的位置、高度和作品之间的距离,让它们在整体空间中的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气顺”的。

黑盒子里的两件录像是没有声音,只有图像,是头尾不断循环的、静止的,没有情节和叙事。整个调子有点魔幻。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冯晨 《无题》16:9,高清单视频录像、有声,6'07'' 2015

杨紫

你一开始为什么要做碳纤维的作品?

冯晨

最初就是想要挑一种材料,比较轻,不用找雕塑工厂,即使体量比较大,我也可以一个人完成。我当初想法就是这样。一开始我的工作室不大。选过好几种材料,木头也试过,但是觉得可能木雕对空间的要求太多。最后选择碳纤维,它是线,可以叠,可以压缩,不怎么占空间,保存起来也比较容易,好运输,一旦成型了也比较坚固,不容易坏,越用越觉得是特别好的材料,就一直用到了现在。

杨紫

并没有考虑它的颜色?

冯晨

碳纤维是黑色,树脂是透明的,所以最后雕塑会呈现出黑色。碳纤维本来的颜色。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杨紫

我第一次看到这组作品的时候,是在上海。当时在胶囊画廊。它也有一个很大的落地窗。光透进来,附着在黑色作品表皮上,一直在细微地变化。魏晓光要不要讲讲你作品的缘起?

魏晓光 艺术家

冯晨的作品有雕塑本身有很现实、很物质的感觉,它与我的作品,从概念上是两极的。我的画是一些回忆的切片,也包含着让我个人的历史留到未来的理想。以前读过一个文章讲文身为什么看起来特别狠?作为一个图像,不是说这个画画得有多狠,而是看到文身,我知道它未来永远会留在这块皮肤上。

我现在回想起来,打算搞艺术这个事儿是从高二开始的。我当时看了一个艺术专题片,讲达利的作品,挺俗气的。但是我突然开始想,有一天要是我完蛋了,我这辈子到底干了啥?当时就被震撼到了,如果一切都这么有限,我要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一系列画火的,还有这些小故事,它们不光是审美的产物,而是我回忆和溯源我自己的现实工具。

我写的几个故事,包含着对自己未来或者过去的幻想在里面,也是我对生死问题反思的一个结果。这个展览从这之前在上海的个人项目里面生发出来,文本多了一个歌单,和故事是一体的。

这些小画就像一页页纸,完全是编着画的。虽然看着知道是火,但图像都是我编的,不是写生。它的真实性是所谓抽象画经典的真实性,观众在观看的时刻和画家在一起,所有的现实性都在画表面涂抹的那两下里。这个图像是为了证明当时这个人曾经在这张画布面前画过这张画。它的大小是比较方便和一个人在这样的距离看它,因为远处看不清楚。这样的距离下引发出的感受,也是挺有文学性的。

杨紫

你那个歌单让我想起最近在热映的动画片《机器人之梦》。电影的故事讲了各种情感起伏的变化,讲了“爱别离”。主角对思念的人深沉怀念的时候,一直是用同一首歌《September》。音乐总会在莫名其妙的时候在脑海里响起。让人回到过去的情绪和记忆状态中。当然展览里你呈现的都是你的故事,你的自传。

魏晓光

感觉挺不好意思的,挺不要脸的。

杨紫

冯晨,你在你的作品里,故事性、文学性、自传性几乎都剥除下去了,是这样吗?你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展现出来吗?

冯晨

我这段时间还在做新的碳纤维。我在做一件新作品的时候,总关注这件作品的某一个角度所能覆盖的视觉表面。有的时候,我找到作品的180度的观看阈值,它完成了,或者不再需要修改了。但是很多时候,可能只有一个30度或者60度的阈值,对我来说是满意的。我只要稍微挪远一点点距离,它就不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所以我就要去修改它,但是我发现我永远没有办法让这个作品完美,让它达到我想要的那种效果。最近,我何时该停手,不再去修改,或者我该如何修改,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我刚才听魏晓光讲为什么那个画那么小,那是为了维持一个跟他自己离不开的距离。这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艺术家设计了这个观看距离,但是在呈现的时候,艺术家是否需要逼迫观众用一样的方式去观看?

杨紫

我做策展的过程中经常逼着艺术家看我想看的角度。(笑)虽然我理想中策展人是对艺术家是没什么权力的,但是我也是观众,观众的权力很大。他想看你不让他看的部分。他认为自己有看到另外一部分的权力,但是这个东西是艺术家当然是想要遮蔽它的。

冯晨

我说的就是艺术家该不该遮的问题。呈现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艺术家如何认为这件作品做完了,或者换一个角度,可能就不是艺术家想象中那个样子了,这个是比较纠结的。比如说我的雕塑做完以后按照某一个角度挂在墙上去存放它,一旦我最喜欢的那个角度出现了以后,不把它那样挂我会难受。但是我也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最好的挂法,所以每天不停的盘、弄,拿下来,挂回去,然后改。但以前安吉的这批作品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杨紫

我不觉得艺术是做完一个东西之后拿出去进行视觉的呈现。我觉得艺术可能是常常通过视觉的媒介进行传达,但不是把视觉的结果放在那儿、停在那儿,就万事大吉了。可能一件作品中,把视觉的部分减掉了之后,剩下来的部分才是所谓的艺术——当然这些部分是不能分开的,我只是打个比方。所以我,一个策展人,作为观众,看到一件作品的时候,是有某种窥私欲的,想看到艺术家想给我呈现出来的所有表面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所以这是为什么我提议把碳纤维绘画挂起来。我想看到它所隐藏的一部分。虽然这个东西是看不到的,但是我的视觉在接近无限看不到那些东西的时候,我觉得会接近了我想要看到的东西。

魏晓光

冯晨刚才想的这个问题——雕塑或者画的规模——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去想这个事。我想起安迪·沃霍。他的工作室前面都是一帮人在Party,有时候他比较欣赏的人过来,他说你觉得我应该画啥?画个梦露吧,梦露你觉得画多大?他什么都不决定。你觉得画什么颜色,画个绿的粉的,然后他就画个绿的粉的。艺术家啥也没有,全是别人弄的,不是“我”弄的。可能作品形式本身的问题实际是人与人关系问题——比如是策展人安排的还是我安排的作品,到底应该放在墙上还是吊在天顶。沃霍的这种开放性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杨紫

我想问问魏晓光,为什么当时画了两张大的火放在你的“黑盒子”里?把火画大了之后,火苗边缘线清晰了,所以必须退特别远才能让边缘线再次变得模糊。所以当时布展的时候,我觉得要比已有大很多的空间才能放这个画。这个空间虽然也是够的,看一般的画是没问题,但是看这张画可能有点不够。还好灯是比较暗的。

魏晓光

那两张大火的在形式上的尝试非常简单,就是能不能把一个小火苗,等比例地放大成一个很大的东西。小火苗可能一笔两笔就画完了。但是大火要20笔或者50笔,必须得经营一个整体的结构,这是抛不开的一个事。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杨紫

所以冯晨你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吧,因为在白洞的作品是非常大的作品,最长的一个边是4米多。你把小的作品扩大的时候会遇到类似这种问题吗?

冯晨

“白洞”是我第一次用三维软件先建模然后制作,之前我的碳纤维都是直接制作,很少要画草图。但《码》这个作品,我用了软件先在电脑上建模,之后把每个部件拆分开,再分别制作——因为那个作品太大了,几乎是没有办法通过正常方式运输,所以还要设计它的拼装、运输和悬挂的细节,那个是以非常专业的雕塑的做法做出来的。

“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展览现场,798CUBE,2023

杨紫

你是怎么看待工作方式的变化的?

冯晨

普通的小碳纤维难是在第一步,如何把基础做好,之后是不断的填充,让它变的更粗,或者是有些地方需要细,有些地方需要粗,去调整一些细节。但是大的雕塑,要把所有的先计划好,几乎是不能犯错的,要把所有的事情要在第一步的时候先计划好,之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增加它的强度。

“冯晨、魏晓光:线与火”展览现场,安吉秣马美术馆,2024

杨紫

会觉得手感或者身体感差得很多吗?

冯晨

会,因为那个大的作品你没办法靠得非常近去看。但是小的不太一样。在安吉的展览上,有一件作品是放在地上的。作品离观众很近,一根一根的碳纤维的细节跟成型方式,几乎都可以被看到。我没有在这么大的空间里面展览过这些碳纤维雕塑。我们最大的空间里也没有人造光,几乎都是自然光,到了傍晚的时候,作品几乎就看不见了。这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体验。

关于艺术家

冯晨,1986年出生于中国武汉,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并于2014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Rijksakademie参加了为期两年的艺术项目。冯晨的录像,雕塑和装置作品将视觉和听觉同步,试图在不同的信号之间插入线索,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对于感官的信任。在他的作品中,感知和现实以迷宫般的方式相互作用,他重申经验是存在中最重要和真实的部分,是现实的最终本质。

魏晓光1986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201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2014年在纽约亨特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有效结合多种视觉语言和艺术传统,精准把握光线、质地等画面的效果,克服表现与抽象间的差异,而深深地嵌入了 "绘画终结"后的时期。

关于策展人

杨紫,独立策展人,曾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及公共项目总监,具有近十年的艺术评论写作及策展经验。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8年,于全职任职于草根NGO的同时,研习艺术评论写作;2011年,任《艺术界LEAP》杂志编辑,并为《艺术界LEAP》《艺术论坛》中文网和《艺术新闻中文版》等杂志撰写文章。2015年,入职UCCA后,编纂王音、刘韡、徐震、曾梵志等艺术家画册,并策划多场展览及公共项目活动。2017年,入围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2019年及2021年,任年度华宇青年奖初选评委。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