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意设计网

当前位置:新创意设计网 > 正文

MoMA馆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MoMA馆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成为多元叙事的艺术世界的丰富组成

对于大多数纽约人而言,他们开始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是从1998年的展览“由内向外:新中国艺术”(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开始。当年,展览在MoMA P.S.1和亚洲协会美术馆同时展出,引起热议。

如今25年过去,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又有了新的篇章。MoMA馆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成为多元叙事的艺术世界的丰富组成。这一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MoMA馆藏中若干件中国当代艺术的精彩创作。

蔡国强,《草船借箭》

蔡国强,《草船借箭》,1998

图片

“由内向外:新中国艺术”展览现场,1998年9月15日-1999年1月3日,

MoMA P.S.1,摄影:Hiro Ihara

在“由内向外:新中国艺术”展览中,蔡国强的作品《草船借箭》悬挂在MoMA PS1展馆的天花板上,吸引了众人目光。这件作品借用了《三国志》中的故事,船体是蔡国强家乡附近的一艘旧渔船,船上插满了三千支箭。利箭插在船上,船有一种痛感,既是遍体鳞伤,又是硕果累累。这件作品现在被纳入MoMA的馆藏。

2002年,蔡国强在纽约东河上空实施了他的“瞬间彩虹”计划,祝贺MoMA当时从曼哈顿到长岛的乔迁,也将团结、希望、好运的寓意带给刚经历创伤的纽约。

张培力,《吃》

图片

张培力,《吃》,1997

图片

《张培力:吃》,展览现场,1998年10月28日-1999年2月2日© 2016 

Zhang Peil

“由内向外:新中国艺术”之后,MoMA为刚收藏的张培力作品《吃》举办了个展。《吃》是由三台显示屏构成了视频装置,从不同的画面与角度展示了“吃”这一项活动。当时展览的策展人芭芭拉·伦敦(Barbara London)说:“作品《吃》将一个简单的日常行为分解为主体、客体和东西,将‘吃’变成了一个超现实事件。”

黄永砯,《放鞭炮的裤子》&《轿子》

图片

黄永砯,《放鞭炮的裤子》,1987年(1999年在巴黎被装箱);裤子、鞭炮、黑白照片和胶带

图片

黄永砯,《轿子》,1997年;竹子,手杖,靠垫,殖民地帽,蛇皮

图片

MoMA馆藏展厅,2019年10月21日-2022年9月6日,摄影:John Wronn

黄永砯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2019年10月20日,他在巴黎辞世,享年65岁。而正逢前后,扩建后的MoMA新馆重开,其中馆藏展厅正展出着黄永砯的早期作品《放鞭炮的裤子》和《轿子》。

徐冰,“复数”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徐冰, “复数”系列,1987

图片

徐冰“复数”系列在MoMA馆藏展厅中,2019年10月21日-2022年9月6日。图片来源:徐冰工作室

1977年,徐冰进入中央美院,他原本是想学油画,却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了版画系。1987年,他创作了版画“复数”系列。他探求印刷技术的突破,用新语言去描绘精神的乌有之乡,这也是他转向观念化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不久后,徐冰就创作了他最负盛名的观念艺术作品《天书》。MoMA收藏了“复数”系列中的若干作品,关注着艺术大师的成长足迹。

方力钧,《2003.2.1 》及其他版画系列

图片

方力钧,《 2003.2.1》,400×852cm,2003

图片

“新作/新收藏”展览现场,2005年6月29日-2005年9月26日,

摄影:Thomas Griesel

方力钧之以其“玩世现实主义”派代表画家的身份扬名国际,其版画作品作为艺术家创作脉络的重要线索也逐渐被推向前台。MoMA收藏了方力钧的若干件版画作品,其中包括了巨型木刻版画《2003.2.1 》的其中一版。

洪浩,《我的东西》

图片

洪浩,《我的东西No. 5-2002年的500件垃圾》,2002

洪浩的创作方式非常具有特色,他将地图、书籍、票据、旧物等生活常见物扫描拼贴,组成新的平面图像,同时通过扭曲、变形注入自己的态度,让人得以重新认识日常和身边的世界。他觉得扫描这种成像方法与拍照不一样,扫描必须与物体零距离接触,且能保持原比大小和客观细节,在他眼里,扫描的方法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拓片所呈现的结果。在“我的东西”系列中,洪浩将自己的私人物品通过扫描、拼贴的方法呈现给观众。

邱黯雄,《新山海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邱黯雄,“新山海经”系列版画

邱黯雄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建设的中坚力量之一。他的作品以新媒体的语言表达丰富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于当代的意义。“新山海经”影像系列创作跨越十多年,是邱黯雄的重要代表作。艺术家在中国古典神话的基础上,对石油危机、太空、生物、虚拟网络和真实身份等不同层面展开思考。该系列创作除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之外,还包括了相关的出版物和木刻版画等。MoMA收藏了《新山海经1》的系列12幅木刻版画,关注着中国传统与当代的精彩碰撞。

鸟头,《千秋光》

图片

鸟头,《千秋光》,2012

图片

“新摄影”展览现场,2012年10月3日-2023年2月4日,摄影:Jonathan Muzikar.

“鸟头”是季炜煜和宋涛为自己的组合取的名字。他们将相机对准上海街头,用富有生命力的镜头语言捕捉日常际遇,最后用矩阵,拼贴,装裱,摄影书等各种方式呈现,流露出上海这座城市在极速变化中的魔幻气息。MoMA收藏了其代表作之一《千秋光》,并在2012年的“新摄影”项目中展出。

曹斐,《谁的乌托邦》

图片

图片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

图片

图片

馆藏展览“曹斐:谁的乌托邦”,2020年10月10日-2021年8月22日,

摄影:Denis Doorly

2005年,曹斐受到欧司朗(中国)有限公司和西门子艺术项目部的邀请,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旨在激起员工对他们所在工作环境的别样感受。项目期间,曹斐会每1-2周组织工作坊,邀请他们进行表演与创作。2006年,曹斐以短片《谁的乌托邦》作为结尾完成了项目。在短片中,有的员工穿着工装,也有人选择穿上演出服装:那一刻,他们变身为摇滚歌星、霹雳舞高手、小“杨丽萍”、芭蕾舞首席……在2020-2021年期间,曹斐的影像作品《谁的乌托邦》在MoMA馆藏展厅212单独展出。

2016年,曹斐曾于MoMA PS1举办过同名个展。

宋冬,《砸碎镜子》

图片

宋冬,《砸碎镜子》,1999

图片

《信号:视频如何改变世界》展览现场,2023年3月5日-7月8日,

摄影:Robert Gerhardt

在MoMA正在进行的新展《信号:视频如何改变世界》(Signals: How Video Transformed the World)中,呈现了馆藏中宋冬于1999年创作的影像作品《砸碎镜子》。作品里,镜中反射出来的北京街景熙熙攘攘,而当艺术家忽然抡起锤子砸碎镜子,路人纷纷张望。在即将跨入千禧年的北京街头,作品展现了人们的日常与无常。

2009年,宋冬曾在MoMA举办过个展《物尽其用》。

热点排行